|
九年级政治下册总复习单元测试题
1. 张某在路上捡到一新款手机,在下列想法中,正确的是( )。
A.手机是我捡的,就应该属于我 B.失主要来就还给他,没人要就留下
C.如果还给业主,要索要一点劳务费 D.捡到别人遗失物不还是违法行为
2.上小学的刘洋买了一套电脑游戏软件回家,爸爸一问价钱,说:“这么贵,怎么不买盗版的?”他理直气壮地反问:“买盗版不就等于盗版吗?”刘洋的理由在于( )
①盗版软件是侵犯智力成果的行为 ②盗版软件质量太差
③购买盗版软件会助长侵权行为 ④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一位17岁的学生过生日想要在酒店宴请同学,向父母索要3000元钱,遭到拒绝后,趁父母不在家时溜进父母卧室偷走3000元钱,挥霍一空。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儿子的行为不违法,因为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B.儿子的行为不违法,因为父母的财产就是儿子的
C.是违法的,因为3000元钱的所有权是父母的
D.儿子的行为是违法的,因为3000元钱被儿子挥霍掉的
4.下列公民拥有的财产不受我国法律保护的是( )
A.父母留下的遗产 B.购买基金获得的收益
C.在自留地上挖掘出来的古文物 D.一彩民中福利彩后纳税后所得款项
5.一位歹徒在街头行凶,110巡警迅速出击,在刘仁家的小院里将歹徒擒获,结果刘家小院的萝卜被踩得一片狼籍。户主刘仁向公安局提出索赔。对此,看法正确的是( )
A.刘仁不应该提出索赔,因为110是在执行公务,是为了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B.刘仁应该向歹徒提出赔偿,因为事情是由歹徒引起的
C.刘仁提出赔偿不合法,因为没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D.刘仁提出赔偿是合法的,因为他的合法财产受到侵害
6.公民李明在其妻子逝后不久逝世,其留下的房产与现金等遗产如何分配出现了争议。儿子认为:男孩理应全部继承。女儿认为:男女平等,应平分。养女认为:亲生子女同养子女一样拥有同等权利。死者的兄弟姐妹也提出要得到相应的一份。以下应参与继承的是( )
①儿子 ②女儿 ③养女 ④兄弟姐妹
A.①② B.①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下列属于受教育者必须履行的义务有( )
①遵守法律法规
②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③当合法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进行申诉
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用相关的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近年来,我国东部一些城市的高中相继办起了“西藏班”、“新疆班”,接受少数民族的高中生来校就读。这说明( )
A.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B.我国各民族间是一种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
C.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权受到国家特殊保护
D.我国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9.14岁的初中生小明因为家庭困难,经父母同意到一家餐馆打工。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明打工是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
②小明辍学没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③餐馆老板雇用小明,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④小明的父母允许他辍学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2007年2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等方面情况,公布了《2006年网络侵权盗版典型案件》。侵权盗版行为侵犯了他人的( )
A.名誉权 B.荣誉权 C.财产所有权 D.智力成果权
11.某商店在销售商品时,挂出“商品售出,概不退换”的牌子,商店的这一做法侵犯了消费者( )
A.依法求尝权 B.对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的知悉权
C.公平交易权 D.对商品和服务的自主选择权
12.下列超市的告示牌内容侵犯了消费者权益的是( )
①看管好你的钱物 ②小心地滑
③特价商品概不退换 ④公共场所,发生事故责任自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小明的爸爸买了一款外型精美的MP4手机,可刚使用几天就坏了,修好之后还是毛病不断,拿到检测中心检测,原来是一款翻新手机,里面重要部件多数是“二手货”。小明要他爸爸去消费者协会反映情况,依法维权,而他爸爸却说:“不就一部手机嘛,扔掉不就得了”。对此,你认为( )
A.小明的做法不对,因为不要动不动就维权
B.小明爸爸做法是对的,因为宽容是一种美德
C.小明和他爸爸的做法都是对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由权
D.小明的做法是对的,因为维权和宽容并不矛盾
14.下列对于“公平”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②公平总是相对而言
③不同的人对公平的理解都不一样 ④时代不同,公平的理解却相同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在人才招聘会现场,一些非特殊专业要求的企业提出的人才要求写着“不收女生”,对此看法正确的是( )
A.企业有招聘的自主权,无可厚非 B.女生在工作中的确不如男生有潜力
C.是对女生的不公平 D.是缺乏正义的行为
16.社会生活需要公平,下列选项符合公平思想的是( )
①我的学习成绩好,我愿意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②我家在农村,父母每天辛勤劳动供我读书,每天放学后我要打猪草,干家务活
③我学习成绩好,父母收入也很高,他们应该多给我零花钱
④富裕地区在道义上有责任向贫困地区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和援助
A.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④
17.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赖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力量来回报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对这句话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公平是产生于社会成员间的互助合作
B.公平意味着参与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责任,又要得到利益
C.公平能够保证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个人实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D.公平意味反映了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关系
18.宋鱼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的一名基层法官,11年来,不懈地在追求公平、公正,出色审理了1200多件各类重大、疑难、新类型案件。被喻为公平与正义的守护神。她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每一个人都要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不懈努力
②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责任维护社会正义
③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
④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9.社会上,总会有不公平的现象发生,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最佳选择是( )
A.当作没有这么一回事,默然处置
B.调整自己的思维,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
C.用合法的手段寻求帮助,解决问题
D.告诉自己“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20.下列属于正义行为的是( )
A.李平给好朋友通风报信,帮助他顺利逃避工商部门检查
B.刘东打电话给工商部门举报叔叔出售伪劣商品的事实
C.警察在路口设置路障,检查过往车辆是否超载
D.某医生精心地准备即将开始的手术
21.放学路上,小林和同学结伴走,迎面走来一位游客,打听去某酒店的路线,小林告诉他们具体的路线,可是这位游客还是不明白,因为距离不远,小林干脆把游客带到了目的地。游客心存感激,掏出10元钱给小林,小林应该( )
A.收下这钱,符合我国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B.推迟不掉就收下,这是对游客的一种尊重
C.婉言谢绝,力所能及做好事,是一个人可贵的品质
D.坚决拒绝,这是对人格的侮辱
2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说明制度的正义性主要体现在( )
A.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
B.是为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而制定的
C.是为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制定的
D.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而制定的
23.福州市反扒联盟是民间的自愿性组织,自成立而来,不仅经常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反扒宣传,还参与“反扒窃”行动,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材料说明( )
①社会需要公平 ②社会需要正义
③公民有同违反犯罪分子做斗争的义务 ④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侵犯他人的利益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24.有正义感的人( )
A.能自觉遵守社会制度和规则 B.有江湖义气,愿为朋友两肋插刀
C.同情弱者,有仇富心理 D.乐于制定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
25.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下列国家近几年推行的政策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的是( )
①对一些少数民族考生实施高考加分政策
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禁止分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级
③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6.有人以“班里轮流打扫清洁卫生,不打扫要不要受罚?”为题,分别对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认为不打扫清洁卫生应该受罚的比率分别为:小学生38.8%;初中生55.7%;高中生61.6%。这里调查结果显示( )
①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的规则意识在加强
②中、小学生的规则意识还有待于加强
③中小学生要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
④只有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人,才有可能维护正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