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县高阳中学2012届九年级模拟考试
思想品德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注:1-6题中只有一个是符合答案的选项,7-10至少有一个是符合答案的选项,并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首页的表格中,否则答案无效。
1、当今解决海峡两岸统一的问题,最根本的前提是(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和平统一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动摇
2.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中,北京市从日常生活小事人手,在市民中积极推广“排队”的习惯,并把每月的11日定为“排队日”。此举能够使人们在自觉参与的过程中( )
①法制意识得到强化 ②文化水平得到提高
③文明行为得以形成 ④道德素质得到增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2010年5月,中央批准在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这一举措有利于( )
A 巩固国防,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 B 消除民族间的差别,解决民族矛盾
C 巩固平等团结互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D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与其他地区同等富裕
4.2011年7月7日,201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正式发布。中石化排在第五,是国内企业排名最高的,紧随其后的中石油排名第六,国家电网公司排名第七。中国大陆共有61家公司进入榜单,其中有两家是民营企业,其他都是国有企业。材料表明( )
①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③在我国,国有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④国有经济的数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③④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那么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
A 八荣八耻 B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D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的立法机关除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有其常务委员会
B 民营经济属于集体经济的范畴,所以它是公有制经济
C 在我国,人民不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他们只可以间接行使权力
D人类社会之所以发展,其内驱力在于“创造”,所以,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中,最重要的是“创造”。
7.2009年8月,美国和台湾的惠普、富士康、英业达三家笔记本电脑产业基地落户重庆。据报道,几年后重庆信息技术产值可达8000多亿,整体可提供大约30万个就业岗位。这表明( )
A 对外开放有利于我们分享新技术成果 B 非公有制经济对扩大就业发挥着重要作业
C 我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D 合作是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实现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8.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实现这一目标应该( )
A 依靠科技创造财富 B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D 鼓励人们采用一切手段创造财富,并且做到富而思源、勤俭节约。
9.2008年,北京地铁举行票价听证会。此举 ( )
A.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B.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宗旨
C.说明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是专门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必要举措
10.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科技力量,下列做法有利于促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的是( )
A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B 加大对科技和教育发展的资助力度
C 大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D 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二、非选择。(共30分)
(一)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共15分)
11.邓小平说:“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说来,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5分)
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12.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诚恳地说:“人民选为当代表,我就要对得起人民对我的信任,无论自己的工作多么忙,都要时时刻刻想到自己是一个人民代表,都要花时间、精力到人民中间,了解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呼声,反映他们的愿望。人民选我,我不会给人民代表这个名称抹黑,我会更加努力忠诚地履行人民代表的职责。”(5分)
赵本山的一席话说明了什么?
13.材料一 面对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些西方人士惊呼:“中国强大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不再是初级阶段了。”因而出现了“中国威胁论”。 (5分)
材料二 在青藏铁路建成之初,在国际媒体对青藏铁路的一片赞扬声中也出现了许多杂音,将青藏铁路诬为“中国威胁论”的新根据。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
(二)辨析题(7分)注意:仅作判断不说明者不得分
14.只要搞好了经济建设,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2010年广东梅州)探究题(8分)
15.要求紧密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材料二: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关注民生。2010年3月“两会”期间,民生问题成为与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1)说说我国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依据?(4分)
(2)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加以保证实现?试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各举一例说明。(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