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31 17: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简答题
11.(2010•攀枝花中考)2010年3月27日,攀枝花市炳草岗街道新华街社区居民张世勇因精神病复发被送往市三医院治疗,仅一个月就花费医疗费6 000余元。因他无经济来源和亲属资助, 且 在规定时间内未办理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患病住院后根本无力支付相关费用。新华街社区居委会和炳草岗街道办事处多方奔走,积极联系东区民政、残联等部门,但也仅为其解决了基本生活费用和部分医疗费用。东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要求下属的区医保局向市医保局汇报情况。在得到市医保局同意后,本着特事特办原则,迅速为张世勇办理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手续,极大地缓解了他医疗费用的负担。我们应如何理解社区、街道办事 处及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对张世勇的关心和帮助 ?
【解析】解答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学生读懂材料,而且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表明自己的观点。本题的中心词有“精神病”、“无经济来源和亲属资助”,这就要求学生首先从关心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阐述,然后叙述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的重要性,最后从义务角度,表明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是一个合 理社会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答案:(1)关心、帮助张世勇这样的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2)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3)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是一个合理社会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或只有维护这些权利,才能保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
三、材料分析题
12.2010年12月11日,《南方日报》报道:智力残疾四级的陈元璞,几乎是在广州市少年宫长大的。尽管有人认为这个孩子“脑袋像一块木板”,不可能学会基本技能,而他却倔强地在这个艺术殿堂里,风雨无阻地坚持了12年。老师们启发陈元璞通过听古典音乐来凭感觉想像画画。从此,他一边加强音乐修养,一边加强绘画训练。陈元璞现在成了广州市少年宫特殊教育中心的助教,并有200多幅表现音乐感受的油画在国内外展出,出版了独具艺术风格的个人彩色画作《无音之乐》,获得首届广东省和全国少儿美术教师美术作品“优秀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陈元璞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2)结合陈元璞的经历,谈谈自己对生命平等的理解。
【解析】智力残疾的人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其生存状态非常艰难,而材料中的主人公陈元璞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正常人都很难取得的成绩,让人佩服。第(1)问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的关键点:智力残疾、12年、“优秀奖”,这说明身处逆境的人,用自己的奋斗诠释了平等的真谛,捍卫了生命的尊严,赢得世人的尊重。第(2)问,从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体现、人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等角度回答即可。
答案:(1)说明一些身处逆境的人,用自己的奋斗诠释了平等的真谛,捍卫了生命的尊严,赢得世人的尊重。
(2)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表现为人格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②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应当享有被尊重的权利,陈元璞的成功赢得了世人的尊重。③社会每一成员都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合理社会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陈元璞的智障并不影响他享有发展的机会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四、活动探究题
13.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现象 ,这些就业歧视现象让一些“特殊”的就业人群频频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针对上述现象,某中学九年级一班的班主任霍老师决定开展一系列活动,引导同学们认清歧视的错误和危害。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故事析理】
英国著名小说家斯诺被授予“勋爵”的封号后,他的一些亲朋好友纷纷发来函电向他祝贺,同时,还问今后应该怎样称呼他。他在复信中写下了这样的回答:“尽管我现在收到的许多来信上都写着‘斯诺勋爵’的字样,但是,说实在的,我很不喜欢这种头衔。以后,请你(包括所有其他朋友)仍直呼我名……”
(1)斯诺被授予“勋爵”的封号后,请别人仍直呼其名,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活动二:【模拟法庭】
原告:小刘
被告:某农村信用联社
案由:大学毕业后的小刘满怀信心,报考了该市农村信用联社,经过笔试、面试,进入最后的体检环节。小刘耐心地等待着体检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他接到了通知,要对他的眼睛进行复检。复检过后,小刘仍然没有收到任何音信。他忐忑不安地向该市农信社询问理由,对方回复说:“你的眼睛是色盲,不符合我们的录用条件。”小刘陷入了恐慌。
诉讼请求:小刘要求消除歧视,获得公平就业机会,并让该市农信社赔礼道歉。
(2)如果你是法官,对该案例做出怎样的判决?
(3 )你判决的依据是什么?
(4)如果让你为本次活动说一些结束语,你会怎么说?
【解析】本题是实践探究题,有一定的难度。仔细阅读材料可知:第一则材料表现了斯诺平等待人,由此,联想到教材相关知识,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应该以真诚、友善的方式对待他人尤其是处境不利的人,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第二则材料,叙述的是小刘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因为是色盲受到歧视,进而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平等权。
答案:(1)①斯诺被授予“勋爵”的封号后,请别人仍直呼其名 ,体现了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地位看作比别人高,也表现出了他的平易近人。
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应该以真诚、友善的方式对待他人尤其是处境不利的人,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假如我是法官,我会依法责令该市农信社赔礼道歉,并录用小刘为该社员工。
(3)①色盲人士在某些行业就业是受限的,然而,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色盲人士从事一般职业并无限制,随意拒录色盲人士从业属于严重歧视。②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4)①我们青少年学生要树立平等意识,认清歧视的危害,努力去清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歧视。
②在生活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不平等的观念和陋习,用平等的眼光和行动去对待每一个人。
③我们每个人都要为建立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