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5|回复: 1

2011—2012学年中考政治复习资料:上册第一阶段性检测试基础练习(含答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31 15: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河实验学校九年级思想品德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性检测
          第Ⅰ卷 (客观题,共24分)
          一、单项选择(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
          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已成为许多城乡居民的生活内容,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时尚。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①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③人们的政治生活日益扩大④我国已进入全面小康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B.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C.人们用于文化消费需求的增加
          D.人类本身具有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3.某市曾发生一件让人痛心又发人深省的事情:一男子以死相逼讨要血汗工钱,爬上酒店顶楼欲跳楼,大批路人围观,竟有“看客”组成啦啦队,一齐喊“一二三—跳嘛!对“看客”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他们见义不为,见死不救,应该负有一定的法律责任
          B.他们对他人缺乏同情、关心和帮助,冷漠的表现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
          C.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明哲保身是正确的
          D.反映了社会在总体上是不和谐的
          4.下列关于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的正确态度是:
          A.应该自觉承担起关爱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
          B.青少年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而牺牲学业是值得的
          C.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无需参加公益活动和服务社会
          D.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无关
          5.淮安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提出“你我文明一小步 城市文明一大步”,从个人对社会影响的角度,这说明了( )
          A.人的全面进步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B.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C.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D.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6.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共同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
          A.纪律 B.规章制度 C.社会公德 D.合同
          7.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
          决定》,将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这样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 )
          A.继承和发扬中国一切传统文化
          B.减少外来文化和外国节日的影响
          C.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D.通过立法控制中国人过外国节日
          8.目前,世界上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几百所孔子学院或者孔子文化教育研究中心,
          主要开展汉语文化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世界各地也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这些说明
          A.中国文化取代了世界各国的文化
          B.中国文化正阔步走向世界
          C.我国正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
          D.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6-7-31 16: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9.第29届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的设计理念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荣”,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祥云”火炬的成功设计说明:
          A.中华文化就是世界文化
          B.我国的传统文化都是精华
          C.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对外来文化要持全盘否定的态度
          10.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
          B.要积极、主动抵御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
          C.要坚守并蓄、照抄照搬外来文化
          D.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
          1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下列不能够直接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语句是
          A.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B.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C.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爵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在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的民族精神,是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伟业的大事。因此,我们一定要
          A.拒绝一切外来文化
          B.努力继承中华五千年的各种文化
          C.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D.把提高学习成绩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第Ⅱ卷 (主观题,共26分)
          二、简要回答(共14分。)
          13. 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也才能更好地奉献社会。为此,我们青少年学生必须从关注时事政治做起。
          (1)我们平时了解时事政治的主要途径有哪些?(2分)
          (2)我们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关注时事政治有何重要意义?(6分)
          14.“……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因此,要想成功就必须多经手挫折。经受的挫折越多,就越能成功。(6分)
          请你剖析:
          三、分析说明(12分。)
          15.2009年10月6日,国庆60周年系列活动办得很出色、很成功。整个活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隆重热烈、气势磅礴,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大地振奋了党心军心民心,极大地增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责任心和自豪感,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胡锦涛强调,我们一定要认真总结、倍加珍惜、大力发扬。尤其要把广大人民群众在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爱国热情和伟大民族精神,进一步引导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
          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3分)
          (2)从文化的角度回答“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责任心和自豪感”源自哪里?这对我们民族和国家又有何重要意义?(3分)
          (3)请写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并谈谈你对当前践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
          二、简要回答
          13、(1)主要途径有: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等。(2分)
          (2)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有助于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点2分)
          14、①观点是错误的
          ②如果在挫折中迎难而上,理智地分析,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与良策,那么挫折就会成为人生的经验和财富,催人奋进,助人成长,成为帮助人们走向成功的铺路石。
          ③如果在挫折中自暴自弃、埋怨他人、愤怒、沮丧、悲痛等,挫折就会成为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成为生活中的灾难、成长中的障碍。
          三、分析说明
          (1)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3分)
          (2)①源自对民族文化的认同;(1分)②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能够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和亲和力,使海内外华人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这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2分)
          (3)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分)
          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战胜困难、顽强拼搏、勇于创新、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2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2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7 07:55 , Processed in 0.081911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