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2|回复: 1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上册月考调研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31 15: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2012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月考思想品德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一.请你选择(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 号12345678910
          答 案
          题 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 案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已成为许多城乡居民的生活内容。广大人民群众还积极参与本地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政治生活。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①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③人们的政治生活日益扩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2.学业进修、技术培训等现象在社会上的普及体现的观念主要是
          A.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断学习、终身学习B.自信心非常重要
          C.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D.学习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古语给我们的
          启示是
          A.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B.要关爱自然
          C.要关心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D.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4.在现实生活中,下列属于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心态的是
          A.看到公共场所乱扔的垃圾熟视无睹
          B.在大街上过马路闯红灯、不走斑马线
          C.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吸烟、讲话、乱扔瓜皮果壳
          D.在公园里随意践踏草坪
          5.作为国家公民,对自己的国家负有一定的责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
          A.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祖国建设
          B.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心态
          C.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
          D.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6.泰州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提出“你我文明一小步 城市文明一大步”,从
          个人对社会影响的角度,这说明了
          A.人的全面进步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B.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C.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D.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7.在新闻媒体发起的“认捐花白鲢,洁净母亲湖”行动中,苏州市许多中小学生纷纷
          捐钱认购花白鲢鱼苗放流太湖。在这一行动中,你应感悟到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是
          A.感受社会变化B.关心社会发展
          C.不做“看客”D.自觉服务社会
          8.“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感动了无数海内外中国人,它表达了中华儿女
          ①对祖国的热爱②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③对外来文化的否定④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哲理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B.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
          C.所有的中华文化都是通过它来记载和传播的 D.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
          10.目前,世界上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几百所孔子学院或者孔子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要开展汉语文化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世界各地也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这些说明
          A.中国文化取代了世界各国的文化B.中国文化正阔步走向世界
          C.我国正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
          D.只有中国文化代表着人类发展的优秀成果
          11.对于学习,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之所以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
          ①巩固良好的学习动机②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
          ③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④实现一切奋斗目标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12.对于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同学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同学们的看法不正确的有
          ①董萍:“中学生学习任务非常紧张,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只会影响学习。”
          ②李群:“中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不应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③程成:“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益于个人全面发展。”
          ④杜丽:“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应该结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3.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共同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
          A.纪律B.社会公德C.规章制度D.合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6-7-31 15: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的题为“学会生存”的研究报告,把学习同生存直接联系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现代社会,学习已经成为生存的一种方式
          B.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C.学习能使自己得到发展,为此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D.学习是公民的一种权利,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
          15.下列属于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民族精神有
          ①长征精神②北京奥运精神③抗震救灾精神④大庆精神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1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②积极参加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③把提高学习成绩放在首要位置④学习民族英雄,从小立志报效祖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张海迪说过,即使跌倒一百次,我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据此回答17~18题。
          17.导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中多数可以控制的是
          A.内在的主观因素B.外在的客观因素
          C.自然因素D.社会因素
          18.张海迪的话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A.要尽可能多地经历困难和挫折B.要蔑视挫折的存在
          C.克服困难和挫折需要勇于创新D.在挫折中迎难而上
          19.进入初三后,迎接我们的将是中考,大家都感到了学习压力的存在。对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学习是一种有要求、有目的的活动,不可能没有压力
          B.学习压力,必将使我们保持学习兴奋状态,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C.现在提倡“减负”,所以压力越小越好
          D.学习上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所以压力越大,动力越强
          20.“是挫折使骨头坚如燧石;是挫折使软骨变成肌肉;是挫折使人战无不胜。”它阐明的道理是
          A.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B.挫折会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
          C.只要经历挫折就一定能够成功D.挫折也是财富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二、简析题(18分)
          21.如果你能找到那种世人世事与自己休戚相关的亲密感觉,就不会感到小小的我的那种孤独,就不会感到势单力薄的无奈。学校是社会的缩影,你能在忙忙碌碌的学习中去发现它的美好而让自己更爱它。亲近社会,我们会感到扎根于大地的实在;融入社会,我们能体验到舒展于蓝天的愉悦。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教材和自身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⑴你认为融入社会、亲近社会有什么益处?(3分)
          ⑵怎样才能亲近社会?(3分)
          22.失败是成功之母,所以失败和挫折越多,成功也就越多。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6分)
          23.看右图漫画《一字之差》,回答问题:
          这幅漫画启示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必须着重注意什么?请说明理由。(6分)
          三、实践探究题(12分)
          24.由香港侨界社团联会和中国侨联主办的“亲情中华-欢聚香江-香港侨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文艺晚会于2011年9月14日晚在香港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举行。侨界朋友以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庆祝新中国成立62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晚会抒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
          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62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分别举例说明(4分)
          ⑵从文化的角度回答“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源自哪里?这对我们民族和国家又有何重要意义?(3分)
          ⑶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这次国庆系列活动中又一次得到了展示和激发,请写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并谈谈你对当前践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的认识。(5分)
          参考答案
          1-20 BACAD,BDBCB,ACBDA,BADAD
          21.⑴我们惟有积极主动地亲近社会,才能适 应社会、融入社会,才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实现自身的生命 价值。
          ⑵①亲近社会,必须克服对社会的冷 漠情绪和“看客”心态,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②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树立良 好的道德形象。
          ③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善于明辨是非。
          22.这种观点不正确。 ①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或者会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或者给人以一种教育和磨炼,使人奋起和成熟。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失败可以转化为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②但不能说失败和挫折越多成功也越多。失败能否转化为成功,关键在于每一个人如何认识、对待失败和挫折。面对失败和挫折若能迎难而上,理智地分析,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与良策,那么挫折就会成为人生的经验和财富,成为帮助人们走向成功的铺路石,这样的失败有利于人走向成功。 否则失败再多,也不能走向成功。
          23.⑴创新。
          ⑵创新精神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⑶全社会、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24.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例: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例:吃穿住行等方面。
          ⑵①源自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②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能够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和亲和力,使海内外华人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这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⑶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战胜困难、顽强拼搏、勇于创新、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17:49 , Processed in 0.08741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