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31 15: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例题: 案例一:初中生小明家境比较贫寒,父母长期卧病在床。小明不想给父母再增加过多的负担,他认为自己已经15岁了,可以为父母分担家庭重担。于是,他放弃学业,到建筑工地上去搬砖挣钱以补贴家用。
案例二:男青年杨某在街头上看见有人卖黄碟,于是经不住卖碟人的游说,花钱买了两盒并随卖黄碟人到其居住的小旅馆去取碟,结果遭到了卖黄碟人及同伙的殴打抢劫。杨某被劫后愤然报警,随后,警方根据杨某提供的线索将这个犯罪团伙一网打尽。
我对小明的分析: 学会应用辨证的观点分析小明的行为
我对扬某的分析: 学会应用辨证的观点分析扬某的行为
5、说话不完整,表达不明确,条理不清晰,学科术语缺乏。
如~1“不道德行为”“严厉打击”“加强教育”等;~2不好,不象话等。
我的对策: 表达要具有完整性
(四)、主观题常见题型及解题指导
1、辨析评析类题:
(1)题型特点:
辨析评析题是指设置一个情境,给出材料,材料中给出一定的言行或者情景,要求对这些言行或者情景进行分析说明。该题型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回答时要求角度要全面、思维要辩证。辨析评析类题目的种类有:~1人物言行评析 ~2案例评析 ~3结论性评析等。
(2)解题思路:
辨析评析类题答案一般可以分为三类:~1(完全)正确、~2(完全)错误、~3片面(即不完全正确或错误)。辨析评析类题答案一般需要包含三个部分:(1)判断;(2)分析;(3)下结论。答题思路及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下表:
材料
判断分析结论
1依据(多角度)2影响(多角度)我们/他们应该
1
2
(3)例题:
A人物言行评析:
(06年南京中考)南京某十字路口,警察在进行社会治安检查时,发现张某所骑自行车是赃车,要依法扣押该车。张某说:“我家庭困难,这辆车是我花不少钱买来的,就算了吧。”围观市民也纷纷表示同情,请求警察不要处罚张某。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人物进行评析?
解析:
材料
判断分析结论
1依据(多角度)2影响(多角度)我们应该
1张某
2围观市民
3警察
答案: ①张某购买赃车的行为,不仅为违法犯罪分子大开了方便之门,而且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了危害,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是违法行为。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都没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只要违法,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张某既然违法,就应受到法律制裁,不能算了。
②围观市民替张某说情,体现了这些市民能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具有团结友善的品质。围观市民请求警察不要处罚张某,说明这些市民的法制观念淡薄,我们必须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人人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良好风尚。
③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这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备条件。警察应坚持原则,严格执法,依法扣押张某购买的赃车。
B:结论性评析: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名言就是告诉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做法,不必重视他人的意见。你是如何认识这个观点的?
解析:(1)判断: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分析(原因):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观察与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来认识自己。我们应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的同时,也要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3)结论:在重视他人意见的基础上,冷静分析,对自己正确的做法应予以坚持,对自己错误的错误应予以改正。
练习:
1、小张平时注重道德修养的提高,是一位严格自律的中学生。一天他与小刘骑车至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红灯亮了,小张停了下来;小刘继续向前骑。小张赶忙叫回小刘,一起等绿灯亮时再过去
请评析小张的行为
2、辨析: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人民生活富裕了,不需要艰苦奋斗了
图表漫画类题:
(1)题型特点:
图表漫画类题是指根据题目中所给的表格、数据、漫画等材料来谈它说明的道理或给我们的启示。图表漫画类题主要分为表格式图表题和漫画式图表题两类。
(2)解题思路:
(1)仔细审题,明确题目意思。对于图表漫画类的题目的审题,可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审标题(图表和漫画的题目)~2审主体画面或者数据,准确把握图表和漫画的主题 ~3审题注和画注,题注和画注往往是对图表和漫画的特别提示,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图表和漫画的主题思想。
(2)“审”结束后,至少要弄明白两个问题:一是图表或漫画直接说明了什么,即图表中数据的变化或漫画直接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二是图表或漫画间接说明了什么,即图表中数据变化或漫画内容的背后反映出的问题或原因是什么,这需要根据书本知识进行分析。
(3)例题:
材料一:我国东西两地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单位:元/年);
材料一中的图表说明了什么?
解析:
一审标题:我国东西两地居民收入变化情况
二审列表项目:列项目:年代变化;行项目:人均收入变化
三审数据变化:总的看来,我国东西两地居民收入在不断提高。
直接说明了:~1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东西两地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间接说明了:~1 成就和优越性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
①从图表中看出两地居民收入自2002年起逐年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表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一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从图表中还可以看出,东西两地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表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大,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了起来。说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练习:
结合上述漫画,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
一审标题: 黑网吧 ;二审漫画,思考作者的寓意:
直接说明了:~1 ~2
间接说明了:~1 ~2
答案:
3、关系类题
(1)题型特点:
关系类题是难度较大的一类题目,考察学生在透彻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否梳通知识之间关联。这一类试题有一定的深度。
(2)设问及答题思路:
设问:此类设问一般是“谈谈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关系?“,或”这两者(三者)有什么关系?“或“A对B有什么作用影响?“如:
A“国家统一与青少年成长关系密切”,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B谈谈实施科教兴国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
答题思路:两者关系一般包括: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其中两者的联系又包括两者的相同点及相互的作用影响。通常考试中考察较多的是两者的联系,重点在于考察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结合考试中经常考查的两者关系的答题思路图示如下:
(3)例题:
(06年南京中考题)材料一:1999—2005年,我国累计引进技术50000项;截止2004年,我国12个重大科技专项已经申请国内外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500多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材料1000多项,形成国家标准624项。“十五”期间我国创新能力大幅提高。
材料二:2006年5月17日,由中国中信——中铁建组成的联合体以技术、商务综合评分第一中标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项目。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公司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获得的单项合同额最大的项目。参与这一项目投标的都是世界顶尖工程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这个项目的获得是里程碑式的,标志着中国公司已跻身世界顶级工程承包商队伍。
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科教兴国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解析:~1拿到此题后,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明确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的中心意思,材料一说明我国积极实施 ;材料二说明我国积极实施
~2我们在仔细分析问,找出问的关键词是 和
~3结合关系题的答题思路 。我们应该先回答
再分析 ;最后
答案:①科教兴国与对外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②材料一中我国引进50000项技术,增强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说明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文明成果,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发展,提高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水平。
③材料二中我国中信——中铁建组成的联合体以技术、商务综合评分第一中标阿尔及利
亚东西高速公路项目,说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为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人才、提供智力支持,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进而提高我国对
外开放水平。
(4)练习:
某校为了帮助同学们加深了解和认识民族精神,决定开展民族精神系列教育活动。以下是同学们在教育活动中搜集的一些民族精神的名人名言:
名言警句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名言警句二:自古男儿当自强
名言警句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请结合教材知识,谈谈民族精神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系。
解析:
答案:
4、分析、说明类题
(1)题型特点:
分析说明题有两类:一类是“材料说明了什么”;一类是“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去说明某一个具体的问题,即“怎么说明”。
(2)设问及答题思路:
①第一类设问一般用“上述材料说明/表明/反映/体现了什么?”
答题思路: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一定要注意从现象到本质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
②第二类设问一般是“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具体材料?”如:a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冯艾为何在艰辛中依然感到快乐?b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方面的知识,分析小明感到惭愧的原因。
答题思路:一是做到材料和观点的结合,二是要多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3)例题:
今天是小明15岁生日,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小明期盼着父亲把切好的第一块蛋糕给自己,他认为自己是今天的主角,不料父亲却把第一块蛋糕递给了请来的张阿姨,小明为此很不高兴。这时猛然听见父亲说:“小明,站起来,给张阿姨行礼。”小明有点茫然,很不情愿地站了起来,两眼斜视,望着墙角。父亲接着说:“十五年前,生你的那天,是张阿姨送你妈妈去医院的。”张阿姨忙阻拦说:“孩子,你应该给你妈妈行礼,你出生那天,她还坚持上班,一下子就晕过去了。你要为妈妈自豪,她很坚强,让你来到了世上。”母亲有些激动,站起来,双眼含泪目不转睛地望着小明,看了十五年,好像仍没看够小明望着母亲眼角日益加深的皱纹,脑海中浮现出父母为自己成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劳作的场景,而自己却常埋怨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想到这些,小明感到非常惭愧。 ……
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方面的知识,分析小明感到惭愧的原因。
解析:~1拿到此题后,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问题,找出问的关键词有2个,分别是
和 ;
②进一步明确本题要求我们应用 的知识来分析;
③结合分析说明题的答题思路,我们基本可以确定答案。
答案:
公民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小明之所以感到惭愧,是因为他过去没有认识到父母为抚养、教育和保护自己所作的巨大付出,而自己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却没有自觉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
(4)练习:
午休时间,同宿舍的同学休息了,陈皓同学还在大声的朗读英语。室友多次提醒,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
运用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知识,分析说明陈皓同学的行为。
5、理解、认识、看法类
设问:此类设问一般是①“对上述材料如何理解/认识”?②“谈谈对某某问题的
认识/理解”?③“谈谈为什么要怎样” ?如:
A请从下列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结合材料,谈谈对零花钱问题的认识。
B大家就材料一中留学生行为的意义展开了交流,我认为:
(2)答题思路:
①先对材料概括出中心意思,明确它属于哪个问题(即“是什么”)
②然后结合课本内容和材料回答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为什么”);
③“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即“怎么做”)。
(3)例题:
2006年8月8日,西安市文艺路临时劳务市场内,有几名男子正在盗窃电动自行车,这时,河南人郑卫东挺身而出,他抽出一把菜刀,把其中的一名盗车贼砍成重伤。当警察来带他的时候,他说:“我没有做错,我不后悔!”围观的市民也纷纷对他说:“你做得对,我们支持你!”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件事的认识?
解析:①分析本题,可以看出,“这件事”关系到三个方面的人物,即 、 和
②对每一个人物,我们可以从“是什么”(对/错/片面);“为什么”(依据或者理由);“怎么样”(正确的做法)
③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分析 和 的时候,一定要使用辨证思维的方法,即
答案:(1)郑卫东具有正义感,他敢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这是正确的。但是,他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手段是错误的。因为他对别人构成了伤害,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2)围观的市民支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是应该肯定的,说明他们具有正义感,敢于弘扬正气。但是这些市民缺乏法律知识,法制观念淡薄,我们必须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人人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良好风尚。(3)郑卫东在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时候,应该注意手段和方式的合法性,不能“以暴治暴”,作出违法的事情。一方面要将违法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另一方面又要保护好自己。
(4)练习:
我和乐乐下车后,看到城市管理人员正在整顿占道经营,有个别小商小贩态度蛮横,一些管理人员踹断他们的秤,踢翻他们的摊子,拿走他们的货物,并大声地说:“看你们下次还敢不敢!”其他的一些队员也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对“我和乐乐”看到的情景,谈谈你的看法。
(五)主观题(非选择题)训练:
1、市民秦某有一笔定期存款到期,当他到银行取款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按照国家规定,要扣除100多元利息税。他顿时来火了,说:“存款拿利息是我的权利,凭什么要交税!”
请对秦某的言行进行评析。
2、材料一:
部分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比较表
国家分数名次
2001年2003年2005年
美国100111
日本89.3222
德国72.12333
法国69.35544
中国58.57231811
印度49.82333029
材料二:
我国科技部宣布:“十一五”期间的12个重大科技专项总投入近800亿元
从2000年开始,我国设立国家最高科技进步奖 ,已经有袁隆平等七位科学家获此殊荣
我国到2007年将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的图表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正积极实施什么样的发展战略?请结合材料一谈谈实施这一战略的必要性?
3、我国东、中、西部地区GDP及人均GDP比较(2005年)
GDP(单位:亿元)人均GDP(单位:元)
东部地区7035013095
中部地区310967076
西部地区158825540
注:GDP即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人均GDP评价的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富裕程度。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比较(2004年)
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单位:年)
东部地区10.16
中部地区9.87
西部地区8.12
请你将这两张表格联系起来,谈谈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
4、分析漫画,回答问题:
(1)图A:对策:
理由:
图B:对策:
理由:
图C:对策:
理由:
(2)结合三幅漫画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答案部分
单项选择
练习1:1、A 2、C 3、D 4、A 5、C
单项选择
练习2:1、B 2、B 3、A 4、B 5、D
不定项选择(审题干):
1、AB 2、AD 3、ABD 4、AB 5、CD
不定项选择(审题支):
1、BC 2、CD 3、BCD 4、CD 5、AB
不定项选择(审题干和题支的对应关系):
1、ABC 2、ABD 3、CD 4、CD 5、AD
(四)、主观题常见题型及解题指导
1、辨析评析类题:
练习1:①小张不闯红灯是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具体表现,说明他有较强的法制观念。
②小张叫回小刘,制止了小刘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是护法的具体表现。
③小张的行为还体现了他具有较高得道德水准,这跟他平时的严格自律是分不开的。因为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人们的道德水准提高了,不但自己会自觉守法,还能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④我们青少年应该学习小张,注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自身的法制观念,自觉守法、护法。
练习2:这样的说法是片面的。①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都被视为成就事业不可缺少的力量、一种崇高的美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过时③在新时期,青少年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才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④因此,在新的时期,我们仍然应该继承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
2、图表漫画类题:
练习:结合社会保护,自我保护,抵制不良诱惑等知识展开分析。
3、关系类题
练习:①民族精神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密切。②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青少年应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③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青少年要健康成长,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青少年只有以民族精神为指导,才能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才能成长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4、分析、说明类题:
(1)公民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2)陈皓同学说,学习是他的权利和自由这句话是正确的,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3)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陈皓同学在同学午休时间大声朗读英语,侵犯了其他同学的休息的权利和自由,所以是错误的。
5、理解、认识、看法类题:
①“城市管理人员在整顿占道经营”是在依法办事,维护城市的市容与环境。
②但一些城市管理人员的野蛮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不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不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③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依法办事。
(五)主观题(非选择题)训练:
1、(1)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秦某不愿意交纳利息税,说明他法制观念淡薄,不依法纳税是违法的表现。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秦某在享受存款拿利息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他只想享受权利,而不愿意履行义务是错误的。
(3)作为一个公民,应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办事。珍惜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2、(1)材料一中的图表说明:~1我国近年来科技实力已有很大提高(2分)~2但是我国的科技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正在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分);必要性有: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2分);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此,我们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发展教育,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文化建设)打下物质基础;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4、(1)图A:对策:拒绝(或劝阻、制止、或及时向老师家长反映);理由:这种行为是违法行为,是敲诈勒索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图B:对策“拒绝”的意思均可;理由:~1青少年吸烟违反校纪校规又违法,违反中学生行为规范~2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图C:对策:保持镇静,不要冒然进入,迅速到安全地点报警;理由:~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当我们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3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时要机智勇敢,不能硬拼,讲究智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