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2|回复: 1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上册第一次月考同步练习题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31 15: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2012学年度初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政治试卷
          友情提醒: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第Ⅱ卷选择题对应方格内,写在第Ⅰ卷上不得分。请书写认真,答题按照要求作答。祝你成功﹗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1.责任伴随着人的一生,我们要做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的青年。对于我们初三同学来说,最重要的责任是
          A、对国家、社会履行应尽的责任
          B、为打造良好的班集体做好本职工作
          C、努力学好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成绩是唯一要做的事
          D、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2.“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
          ①忠于职守 ②乐于奉献 ③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 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A.文字 B.汉字 C.文化 D.民族精神
          4.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
          A.道德和法律的规定 C.对民族精神认同
          C.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5.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条件,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是
          A.关心时事政治 B.人类社会 C.善于明辨是非 D.遵守社会公德
          6.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下列能体现这一核心的说法有
          ①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7.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A.坚决抵制 B.全盘肯定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全盘否定
          8、2009年10月1日是祖国成立60周年。世界的目光聚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在这里,气势恢宏的阅兵仪式凝聚成伟大的阅兵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受阅官兵的艰辛付出,他们不畏酷暑、不惧秋寒,挥汗如雨、无怨无悔。这种阅兵精神
          A.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违背 B.是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物质保障
          D.是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生动体现
          明代学者顾宪成曾撰题一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有个青年模仿此联,写道“风声雨声不吱声,了此一生;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不关我事!”据此回答下面9、10题:
          9.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说明作者
          A.具有回报社会的意识和亲社会行为习惯
          B.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热心为公众服务
          C.不管寒暑,都能安心读书
          D.事必躬亲,大小事情都要亲历亲为
          10.“风声雨声不吱声,了此一生;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不关我事!”说明这位青年
          ①不求上进,缺乏社会责任感 ②安于现状,不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③缺乏回报社会的意识和亲社会行为 ④具有忧患意识,担心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我们要努力培养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生活,以实际行动关爱他人,奉献社会,请回答11----12题
          11.在现实生活中,下列属于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心态的是
          A.看到公共场所乱扔的垃圾熟视无睹
          B.在大街上过马路闯红灯、不走斑马线
          C.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吸烟、讲话、
          乱扔瓜皮果壳
          D.在公园里随意践踏草坪
          12.通过右边漫画,我们看到了
          ①一颗颗冷漠的心
          ②人们的“看客”心态
          ③公民道德修养水平的低下
          ④严重的社会问题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个人与社会就像浪花与大海一样。这个比喻说明了
          A.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对社会发展作用不大
          B.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C.人既有社会属性,又有自然属性
          D.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是密不可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6-7-31 16: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14.歌曲《越来越好》唱道: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 好;商品精了价格活了,心情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哎……越来越来 ……越来越好来……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
          ①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②我国已经是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社会的文明进步 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15.下列选项能体现公民关心社会、有社会责任感的名句是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6. 中宣部、教育部将每年的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之所以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要是因为
          A、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B、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的物质动力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17.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武术《行云流水》,构思新颖,独具匠心,把中华武术的精髓和现代舞蹈的精华巧妙嫁接,给观众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该节目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
          A.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精华
          B.结合时代特征,弘扬了民族精神
          C.承接传统,并与时俱进,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D.吸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
          18.右图是在广州召开的第十六届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他的创意来源于粤剧脸谱,在造型、色彩上表现了岭南文化的特色。这种设计
          A.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显示出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C.说明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就会有多少种文化习俗
          D.告诉我们要学习一切外来文化
          答 题 部 分(试卷满分为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计18分)
          题号123456789
          答案
          题号101112131415161718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7+10+15=32分)
          19.“香港好人”阿福,一位香港货柜车运输公司老板,一位徒步走中国为“中华骨髓库”募捐的志愿者,一位在地震灾区奋战3个月的志愿者,最后倒在了热心公益的路上。香港各大媒体高度评价了阿福的壮举,称赞他是“香港英雄”“港人之光”。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联系所学知识,评价阿福的行为。(3分)
          (2)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参加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4分)
          20.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感受社会变化,体验和谐社会,去沭阳新河周圈村采访考察,记录了以下镜头:
          【镜头一】村主任说:“去年俺村发展了农家乐生态旅游,聘请技术员开发了冬暖式大棚种植、花木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经济效益可观,人均收入增长了近10000元。”
          【镜头二】村务公开栏里公示着新当选的村委会和民主议事会成员名单。很多村民边看边说:“这些人是我们自己选出来的信得过的当家人!”
          【镜头三】文化大院的墙上张贴着有关“社会公德”宣传画,“好婆媳”上了光荣榜,网页上致富信息频频闪动,唱京剧的、淮海戏的,拉二胡、的热热闹闹……
          看到这一派和谐景象,小组成员都思绪万千……感悟上述情境,运用所学知识——
          请你参与:
          (1)三个镜头分别反映出新农村建设哪些方面的发展?(3分)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除了镜头三中提到的京剧、二胡、淮海戏外,你还知道哪些中华文化的代表?(说出两点即可)(2分)
          (3)镜头三中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分)
          四、综合探究题
          21.中宣部、教育部制定并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提出,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
          (1)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怎样的伟大民族精神(5分)
          (2)写出两句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以及两个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的名称。(4分)
          (3)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开展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至少写三点)(3分)
          (4)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弘扬民族精神做些什么?(至少写三点)(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计18分)
          题号12345678910
          选项ADADDDCDAB
          题号1112131415161718
          选项ABDBBBCA
          二、非选择题(7+10+15=32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7 07:48 , Processed in 0.089443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