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6|回复: 1

2011年中考政治复习资料:单元总复习基础测试题(有答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31 15: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单元即时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对外开放就是要吸收和借鉴国外的一切东西
          B.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国策
          C.对外开放意味着全面引进,全面依靠别人搞建设
          D.对外开放就是指对世界上部分国家的某些方面实行开放
          答案:B
          2.“让教育成为政府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是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B.各级政府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C.教育关系子孙后代,涉及千家万户
          D.各级政府应以教育工作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答案:D
          3.漫画《地球的渐变》形象地反映了(  )
          地球的渐变
          A.人口迅速增长是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B.我国生态环境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
          C.全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
          D.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答案:C
          4.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下列说法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为了控制有限的耕地不再减少,某市出台了禁止以任何形式占用耕地的地方法规
          B.农业发展与生态农业无关
          C.某市市民积极投入到发展经济建设的大潮中
          D.为了改变城乡的落后面貌,一些城乡不顾及人力和财力,大兴土木建筑工程
          (2010河北)“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此完成5~6题。
          答案:A
          5.“十五”期间,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原因有(  )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我国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我国应该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⑤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一起抓,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⑥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①②④⑤⑥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A
          6.从“一五”计划到“十五”计划,我们有哪些共同的宝贵经验(  )
          ①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③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⑤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⑤
          C.①③⑤D.②④
          答案:D
          7.(2010四川眉山)据世界银行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所作的预计,到2020年,中国仅燃煤污染一项导致的损失高达3 9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3%。可见(  )
          A.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B.环境问题危害人类健康
          C.我国的环境问题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答案:C
          8.(2010云南昆明) 201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
          ①回收废旧电池 ②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③在城市中心建化工厂 ④垃圾分类 ⑤直接向河流排放污水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答案:A
          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据此完成9~10题。
          9.之所以要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因为(  )
          ①我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 ②我国的资源总量太小 ③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高 ④我国存在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0.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就要在全社会(  )
          ①树立节约、节俭消费的理念 ②树立合理、适度消费的理念 ③树立超前、过度消费的理念 ④树立限制、约束消费的理念
          A.①②B.①④
          C.③D.④
          9.答案:B 10.答案:A
          11.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据报道,一吨废报纸=再生纸850千克=少砍17棵树。循环经济已逐渐渗透到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说明(  )
          ①发展循环经济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的耗损 ②经济发展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③提倡循环经济会减缓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 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6-7-31 15: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理解与分析
          12.星期天上午,小雨在家做作业,同学小刚来找他玩,小雨忙用玻璃杯为他倒了一杯水,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家没有一次性纸杯,我妈从来不让买,她特小气。你看,就连我写完的作业本还非要我再用反面当演算纸。”
          小刚说:“哎!我妈也是这样。洗菜、洗脸、洗衣服的水都舍不得倒掉,要留着涮拖把、冲厕所。还经常唠叨我,睡觉前别忘了关灯,洗漱时把水龙头开小点。”
          现在物质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像小雨和小刚妈妈的这种小气做法还有必要吗?为什么?答案:(1)有必要。
          (2)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形势,资源短缺的矛盾突出。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节约资源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解析:解答此题,要理解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同时,我们要树立节约资源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13.材料一: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已达1.75亿公顷,森林蓄积124.56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为0.53亿公顷,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
          材料二: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占亚洲总人口的1/3,是欧洲人口的近2倍,是美国人口的4倍,是日本人口的10倍。目前我国60岁的人口已超过10%,65岁以上的已达7%。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老年人可能超过4亿,80岁以上的老人可能超过1亿。材料三:2010年1月6日,是中国13亿人口日。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们少生了3亿多人,使12亿人口日推迟了3年,使13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数据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三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3)针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必须实施什么发展战略?应怎样实施这一发展战略?
          答案:(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国森林资源总量大,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人均森林面积少,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2)材料三的数据说明我们坚持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
          (3)我们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解析:该题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太多,导致了人均资源量减少,老龄化速度加快,因此,解答时要联系我国人口政策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14.材料一:在当代,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由于缺乏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仍主要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有和优惠政策赢得竞争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增长中所占比例不高,不少高技术含量产品主要依靠进口。目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4%,但主要能源产品的消耗却占全球的12%。而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75%靠技术进步,2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指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开拓,都必须建立在国家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无论是提高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还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都要依靠科技创新找出路、找办法。
          (1)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我们中学生改进学习有什么启发?
          答案:(1)①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而现阶段,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低,与发达国家差距大,这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②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要提升我国的竞争力,加快发展,解决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鼓励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我们必须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型国家。
          (2)①首先,中学生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科学的、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而不能死读书,不能只知努力苦干而不讲究方法,事倍而功半。②在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探究,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培养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等。
          解析:第(1)问要从材料出发联系知识来分析,第(2)问的解答要扣住“创新”和“学习”这些关键词。
          15.(2010江苏盐城)每到收获季节,一些地方的农田中“狼烟四起”,农民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针对这种情况,某地积极倡导秸秆循环利用,如他们创造了秸秆喂牛——牛粪制沼气——粪渣肥田的生产模式(如下图所示)。这一模式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秸秆循环利用的意义。
          答案:(1)有利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2)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6.(2010浙江温州)材料一:
          
          材料二:今年召开的“两会”出现了节约新气象:代表、委员们用上了纸制铅笔,用网络提案代替纸制提案,会议用纸大大减少。会务工作人员采用“阶梯式开关灯”办法,做到人到灯开,人走灯关,节电20%。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2)你认为解决我国资源问题必须贯彻的方针是什么?
          (3)材料二中“两会”出现的节约新气象体现了我国哪一发展战略?
          (4)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的浪费行为,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答案:(1)资源利用率不高(或资源利用不够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2)把节约放在首位。
          (3)可持续发展战略。
          (4)能写出一种生活中的浪费行为,并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改进意见即可。如:放学后,教室电灯没有关闭。要随手关灯。
          三、体验与探究
          17.(2010江苏南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资源消耗和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情况表(2010年数据):
          我国部分资源消耗占世界消费量的比例[]我国主要工业污染物年排放量煤[]石油[]水泥[]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38%[]7.4%[]46%[]2 200多万吨[]1 300多万吨
          注:①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4%左右。②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均居世界第一。材料二:胡锦涛在2010年度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材料一说明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
          (2)自主创新重在科技创新。请指出科技创新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3)结合自己的消费行为,谈谈我们青少年能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些什么。答案:(1)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2)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关键要靠科技创新。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不断提高保护、治理环境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加快发展环保产业。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所回答的内容要包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两个方面,如:节约用水,及时关灯;不乱丢废旧电池,不随地丢弃食品包装袋等。
          18.材料一:2010年夏秋之际,一场波及全国的“油荒”悄然出现,许多油站成品油供应短缺,加油者大排长龙。这场波及全国的油荒,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电荒、煤荒、油荒,这些离我们曾经很遥远的词汇突然闪现,那些曾经辉煌的业绩,就像多米诺骨牌一般一个个突然倒下。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任务之一是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材料一说明目前我国面临什么问题?
          (2)建设节约型的社会,是实施什么基本国策和什么发展战略的具体要求?
          (3)联系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谈谈目前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
          (4)为把我国建成一个节约型的社会,你认为政府和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请你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国家、公民个人两个角度作答)
          (5)我们应如何脚踏实地地做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工作?
          答案:(1)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严重短缺,已经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2)①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基本国策。②可持续发展战略。
          (3)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总结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努力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4)国家:①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到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④倡导节能理念,建设节能型社会。
          个人:①从身边做起,如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子和纸杯。②积极宣传环保节约。③做好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变垃圾为新资源等。④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节约,杜绝浪费。⑤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减少照明设备能耗。⑥向有关部门提出节约资源的合理化建议,反对破坏、浪费资源的现象。
          (5)①树立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②增强全民族的人口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③把经济社会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④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依法治国、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⑤坚持经济发展与控制人口“两手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01:39 , Processed in 0.084741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