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31 16: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我国政府的一个显著特点。下列举措中,能体现“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是( )
①西部发展,环保先行 ②国家全力解决“三农”问题 ③政府向低收人家庭发放最低 生活保障金 ④关心下岗职工生活,落实再就业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下列属于弱势群体的有( )
①农村贫困人员 ②城市下岗失业人员 ③身患疾病和身有残疾的人 ④以牟取经济收入为目的的城市乞讨者 ⑤农民工 ⑥政府工作人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⑥
22.2006年12月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首次明确提出,2007年将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周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 快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以上举措,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这些举措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保障 B.这些举措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C.这些举措将使弱势群体进一步得到社会的关爱 D.这些举措不利于奖勤罚懒,与社会公平相违背
23.我国政府决定,到2010年,我国农村将普遍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约7亿人。为此,国家每年将补助资金达300亿元,解决农民因病致残、因病返贫的问题。这种做法( )
①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②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③有利于提高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④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下列有关公平观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当代社会竞争激烈,不必强调公平B.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到绝对公平C.我们有权要求得到公平的对待,也要公平地对待他人D.关注社会公平是大人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25.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今后要关注民生发展,更要注重社会公平。下列能体现社会公平的是( )
A.普及义务教育,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教育 B.规范居民个人收入,鼓励创造财富 C.开拓社会交往空间 D.加强精神文明建没
26.下列对平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每个人的出身、家庭背景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平等 B.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C.平等只是针对同一阶层的人而言的,不同阶层的人之间不可能相互平等 D.平等只是一句空话
27.近年来,一些农民工为了讨要被拖欠的工资采用跳楼、自杀、杀人等极端措施的报道时常见诸各媒体。对此,你认为( )
A.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不要较真 B.追求公平是政府的事,与我们个人无关 C.当不公平现象发生时,要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D.遇到不公平之事要尽量采取忍让克制的态度
28.2006年10月24.日,人民网载文指出,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实施以来,一些有理没钱,打不起官司的弱势群体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无偿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在基层较好地维护了司法公正,为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法律援助条例》的实施体现了( )
A.公平正义 B.竞争合作 C.权利义务 D.民主法治
29.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下列现象中,属于创建和谐社会行为的是( )
①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 ②发展经济,加大解决就业问题的力度 ③调节过高收入,维护社会公平 ④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30.在文明城市建设中,兰州市涌现出多个文明志愿者队伍。在社区中,你有难处,我帮你一把。几十家凑钱帮助家境困难的孩子完成学业,大家轮流照顾孤寡老人……社区中 有青年人,有少年儿童,也有退伍军人、国家干部,还有残疾人……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①社会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关爱 ②作为公民,积极参加公益事业活动,更好地履行关爱社会、帮助弱势群体的责任 ③社会成员无私的行为有助于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 ④热心公益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1.从2007年起,在全国义务教育中,对农村学生义务阶段就读期间要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即免除书本费、学杂费,并补助寄宿生的生活费,使广大农村中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完整地接受到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样做,是( )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②帮助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是政府的职责 ③政府行使经济职能的表现 ④为了彻底解决“三农”问题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成绩显著。全国贫困人口从30%降到3%,但目前无论是相对还是绝对贫困,情况仍十分严重,绝对贫困方面,全国农村低于国家规定的贫困线人口约2600万,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 )
A.全面取消农业税,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解决和发展农村生产力C.加大扶贫力度,建立健全生活困难群众的救济保障制度D.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民主的和谐发展
33、下列是对“平等”的诠释,你认为错误的是( )
A、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B、每个人的生命都同样宝贵、同等重要,每个的人格尊严都应得到同样的尊重
C、每个人都应当享有被尊重的权利
D、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等都会影响生命的平等性[来源:学,科,网Z,X,X,K]
34、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这表明( )
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②我国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③讲究效率、维护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④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5、我国政府在帮助、扶持扶持弱势群体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
①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②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律扶贫开发
③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春蕾计划”
④国际难民署为世界各地的流离失所者提供帐篷、食品、水和药等生活必需品
⑤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一、单项选择题答题卡:(70分)
1----5: 21---25:
6----10: 26---30:
11---15: 31---35:
16---20:
二、问答题(30分)
1、看一看,想一想。
(1)从右图老百姓的笑脸中,你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阶段 “优”在哪些方面?(2分)
⑵你还亲身感受到当地政府的哪些措施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 的优越性?(4分)
2、1992年10月14日,联合国第47届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以后每年的12月3日为“国际残疾人日”。在今年的“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前,某决定开展以“关爱他人,共建和谐”为主题的一系例活动。九年级一班的同学为此召开了主题班会。请你参与进来,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为班会设许几条宣传标语。(不少于两条)(2分)
(2)在班会上,有人指出:“帮助他人只有付出,太不划算。”你同意分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4分)
(3)你身边还存在哪些弱势群体?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4分)
3、为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关注家乡建设,九年级(2)班同学在进行实践活动调查中,发现乡政府门口张贴着“2008年秋季工作安排”如下:①开通法律援助热线电话,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②为使本乡稳定,从10月1日起取消财务公开制度;③坚决执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保证所有适龄儿童入学;④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管理,杜绝超生;⑤由于资金紧缺,乡办工厂排污设施不再投资
⑴你认为正确和不正确的工作安排各有哪些?请说明理由。
⑵作为国家小主人,应该结合工作要点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