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选择题(20分)
16.新华网报道:在国家九部委2009年12至2010年2月10日联合开展专项行动中,已关闭淫秽色情和低俗网站1.6万多个,其中关闭违法违规手机网站1.1万多个,有关部门还查处了420多个违法违规互联网和手机视听网站。网络文化管理部门删除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130多万条,清理淫秽色情图片85万多张,查处了30多部淫秽色情网络小说和15款色情手机游戏。打击涉黄网站取得重要突破,境内网上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明显减少,通过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有关制度建设正在进一步完善。
(1)国家九部委为什么要开展专项的“扫黄治黄”行动?请你运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相关观点从两个角度加以简要分析。(每点1分,共计2分)
(2)读到这则重大时事要闻,有些同学非常激动,他们认为:“只要政府各部门重拳出击,就能净化网络环境,清除各种‘黄毒’。”这种认识对吗?请予以分析。(7分)
(3)为了继续净化网络环境和社会风气,确保
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你觉得我国政府和我们青少年学生分别还应采取哪些切实有效的行动策略?(每点1.5分,共3分)
17.材料一:2010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大幅度增加全国教育支出,其中中央财政支出1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政策,中央下达农村义务教育经费666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500元和300元的目标。
材料二:温总理强调,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制定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必须坚持以下几点。一是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二是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要以教学为中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教育的行政化倾向。三是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我们要力争用十年左右的时问,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教育资源更多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四是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充分发挥教育家的办学才能和特长,让那些有终身办学志向的人不受任何名利干扰诱惑,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
(1)仔细阅读材料中的所有信息,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国家对义务教育经费重大投入的重大意义?(4分)
(2)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发展,作为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初中生,你应该怎样做?(4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A
B
C
B
C
A
B
D
C
D
A
C
D 16.(1)条分缕析:重要原因有:①作为不良诱惑,各类“黄毒”犹如精神鸦片侵害青少年,
让我们神情恍惚,萎靡不振,深陷黄祸不能自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1分)。②社会保
护,是未成年人保护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要求各级政府、社会组织等都要根据未成年 人保护法的明确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 (1分)。
(2)判断分析:这个观点是片面的。(1分) ①要净化网络环境,清除各种‘黄毒’,就必
须实行依法治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具体要求:国家权力机构必须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国家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国家司法机关必须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任何公民都必须严格守法,违法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2分)
②作为实行依法治国重要条件,国家必须通过学法等各种手段增强 全体公民的法制观 念,帮助他们养成自觉守法的良好习惯。(2分)
③当然要净化网络环境,清除各种“黄毒”,不仅要依靠各种行政的、法律的手段约束
人们的行为,还需要靠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净化社会风气。以德治的感召力和劝导力来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因此,还要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2分)
(3)献计献策:从各级政府方面如:①加强立法,对社会上各类制黄贩黄的行为制定明确
而具体的禁止和制裁的法律法规;②以法律为依据,组织综合部门加强文化市场和网络信息的监管,毫不留情地查处各类涉黄制品、信息、场所,常抓不懈地开展“扫黄治黄”的斗争等。(有其中一点即可得1.5分)
从我们自身方面如:①要善于鉴别身边黄色诱惑,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用坚韧的毅力和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②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影响,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相配合,筑起“防火墙”,举报涉黄行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净化社会环境等。(有其中一点即可得1.5分)
17. (1)
①国家对义务教育经费重人投入体现了党利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该项举措将进一步推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②国家对义务教育经费重大投入是践行“二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体现;③国家对义务教育经费重大投入体现了党和国家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等。
(2)
①应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②在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争取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努力通过不同方式学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