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31 16: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34. 为配合国家对互联网的专项整治行动 , 青少年应该文明健康上网 , 做到 ( BCD ) 。
A. 拒绝网络, 远离网吧
B. 拒绝不良信息, 不迷恋网络游戏
C. 在规定地点上网, 控制上网时间
D. 发现不良网站及时拨打 l 10 电话举报
35.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 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 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但是青少年 本身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是最为重要的 ,
以下哪些是增强自身免疫力的做法 ( ABC ) 。
A. 谨慎交友, 不交损友 B. 不沾染不良习气
C. 培养健康高雅的兴趣爱好 D. 积极参加学校活动, 不参加校外活动
广州市知用中学2010年政治中考专题二(主观题)巩固练习
班别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 _成绩___________
专题二:运用能力考点
▲、对待法律应有的态度?(考点:4 ___P33“总之”)
▲、犯罪的危害。(考点:8___P34.6.⑴ )
▲、拒绝不良诱惑。(考点:10____P36.⑴⑵)
▲、未成年人要加強自我防范,善用法律保护自己。(考点:13.____P39.7⑴⑵(3)(4))
▲、(另加)法律的作用?(理解能力考点:3 ___P32.2—P33)
▲、近三年中考考过专题二运用能力的题型:
三、问答题
36、(2009 广州中考 )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互联网是一个全方位的开放媒体 , 又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但一些不法网站中充斥着暴力、色情、颓废等的不良信息。据调查 , 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 " 发病率
" 在 10% 左右 , 其中 初中生最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为此 , 国务院新闻办、文化部、教育部、公安部、国
家广电总局等部委联合发起了整顿互联网低俗之风的专项行动。
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角度 , 说明国家有关部门整顿互联网低俗之风的重要性。
▲、拒绝不良诱惑。(考点:10____P36.⑴⑵)
解题思路 :
说明某个事情的重要性 , 属于 " 为什么 " 的问题。题目要求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角度去讲 " 为什么 " 。可从网络低俗信息的危害 ,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实行特殊保护 , 国家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文化氛围等方面思考。
参考答案 :
(l) 网络良莠不齐 , 一些暴力、色情、颓废等不良信息侵蚀人的肌体 , 毒害人的心灵 ,
是危害人的身心健康的电子海洛因。 (2 分 ) 会指P36.1
(2) 未成年人代表祖国的未来 , 民族的希望 ,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 任。但未成年人生理、心理都不成熟 , 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因此
, 国家必须对未成年人的健 康成长实行特殊保护。 (5 分 ) 会指P37.5.1
(3) 国家大力整顿互联网低俗之风 , 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
有利于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 分 )
(自己归纳)
(07.08.09年广州中考没考过专题一运用能力的考点)
▲、对待法律应有的态度?(考点:4 ___P33“总之后句”)
▲、犯罪的危害。(考点:8___P34.6.⑴ )
▲、未成年人要加強自我防范,善用法律保护自己。(考点:13.____P39.7⑴⑵(3)(4))
▲、(另加)法律的作用?(理解能力考点:3 ___P32.2—P33)
▲、近三年中考没考过专题二运用能力的题型练习:
37. 中学生刘某 , 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 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 经常旷课。开始时 , 他还有些自责 ,
后来便放纵自己 , 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辍学后不思悔改 , 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 , 因此受到公安机关的拘留。
后来他和另外两个"朋友" 拦路抢劫 , 在短短的几天内作案三起 , 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犯罪的危害。(考点:8___P34.6.⑴ )
(1) 刘某的上述行为哪些属于违反纪律 ? 哪些属于一般违法 ? 哪些行为属于犯罪 ?
答:刘某的上述行为中旷课、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属于违反纪律。而偷窃财物、参加赌博属于一般违法。拦路抢劫 , 在短短的几天内作案三起 ,
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属于犯罪行为。
(2) 刘某的这些行为会给他自己和社会带来哪些危害 ?
答:刘某的这些行为会给他自己和社会带来影响学业 , 结交损友 , 违反纪律受到学校处罚 , 违法和犯罪行为受到法律制裁 , 自毁前途 ,
危害他人及社会利益。
38.2009 年 8 月广州开展整治酒后驾车专项行动 , 共查处 680 名酒后驾驶者 , 其中 116 人属 于醉酒驾车 ,
按规定一律拘留15日并暂扣驾驶证6个月。专项行动使全市涉酒交通事故,比今年6 、7月份下降了63.16%
▲、(另加)法律的作用?(理解能力考点:3 ___P32.2—P33)
(l) 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
答: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2) 请说说材料是如何体现法律作用的 ?
答: ①法律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 , 必须做什么 , 应当做什么 , 不得做什么。(p32.2.⑴)整治酒后驾车专项行动体现法律规范作用。
②违反法律 , 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 , (p33.2.⑵ )酒后驾车行为是违法行为 .对酒后驾车者按规定 一律拘留 15 日并暂扣驾驶证 6
个月 , 体现了法律规范作用。
③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 , 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p33.保护作用⑵ )专项行动使涉酒交通事故比率下降 , 减少财产损失 ,
体现法律保护作用。
39.材料一 :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7 月 12 日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 ,"7 • 5" 事件中 共有 1680 人受伤 , 死亡 184
人。暴力恐怖分子砸烧公交车、小卧车、越野车、货车、警 车等共计 627 辆 , 其中 184 辆车被严重烧毁。截至 12 日 , 乌鲁木齐 "7 • 5"
事件共导致 633 户房屋受损总面积达 21353 平方米 , 其中受损店面 291 家 , 被烧毁的房屋 29 户、 13769 平方米。
材料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九条 : 聚众 " 打砸抢 ", 致人伤残、死亡 的 ,
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卡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 物的 , 除判令退赔外 , 对首要分子 ,
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
(1) 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
▲、犯罪的含义。(考点:6(了解)___P33.4.⑴ )
答: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 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 犯罪是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2)"7-5" 事件中很多不明真相的人被煽动、蛊惑 , 因此参与了暴力事件。你认为青少年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
▲、未成年人要加強自我防范,善用法律保护自己。(考点:13.____P39.7⑴⑵(3)(4))
答:①提升道德水平 , 培养高雅情趣。 ②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 犯罪有百害而元一利 , 我们要从心灵 陪恶违法犯罪 ,
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③加强自我防范。 我们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 , 自觉依法自律 , 做一个守法的人 ,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 践行道德 ,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要从小事做起 , 预防违法犯 罪。④远离不良习气。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我们要重视道德修养 , 自觉遵纪守法 ,
谨慎交友 , 防微杜渐 .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⑤增强明辨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3). 我们青少年对待法律应有的态度?
▲、对待法律应有的态度?(考点:4 ___P33“总之后句”)
答: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我们需要法律的保护。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学、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40. 材料一 : 中学生丁某等人由于受网吧不健康内容的吸引 , 经常到网吧上网 " 开心 ", 后 来发展到没有钱上网 ,
就一起到路上拦截学生勒索钱财 , 并先后将几名学生打伤。 材
料二 : 一项对中学生到网吧上网情况的调查统计 , 见下表 :
每周上网时间上网的主要意图浏览过不
调查项目健康网站
lO小时以上28小时以上查资料聊天玩游戏
人数比率59%1.2%3%15%82%36%
某中学学生会围绕抵制网络诱惑过文明健康生活主题 , 准备草拟一份给全体中学生的倡议书。请根据学会拒绝不良诱惑的有关内容,将倡议书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
要求倡议的内 容具体、可行。
▲、未成年人要加強自我防范,善用法律保护自己。(考点:13.____P39.7⑴⑵(3)(4))
你抵制网络诱惑过文明健康生活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
互联网是一个全方位的开放媒体 , 又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但一些不法网站中充斥着暴
力、色情、颓废等的不良信息。据调查 , 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 " 发病率 " 在 10% 左右 , 其中 初中生最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 ,
我们应该学会过文明健康生活 , 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诱惑 , 为此提出如下倡议 :
答:第一 , 遵守网络道德 , 文明上网
第二 , 培养坚强的意志,增强克制力 , 避免长时间上网。
第三 , 保持清醒的头脑 , 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
第四 , 增强法制观念‘遵守法律 , 拒绝进入网吧
第五 , 善用避开诱因法 , 积极参加更多有益身心的活动 , 培养高雅情趣。
第六 , 学会专时专用 ,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沉迷网络游戏。
让我们携起手来 , 抵制网络不良诱惑 , 过文明健康安全的生活。
广州市某某中学全体学生
×年×月×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