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知用中学2010年政治中考专题五 (客观题)过关练习
班别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2009 广州中考 ) 尽管我国已实现了总体小康目标 , 但这个小康仍处于低水平、不全面、
发展不平衡的阶段 , 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城乡和地区差距。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D)。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D.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 十五 " 期间 , 我国现代化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是 , 同发达国家相比 , 我国的经济、科技还存在相当大距离。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D)
。
A. 生产力水平低, 发展不平衡 B. 经济、科技水平不高, 民族文化素质低
C. 社会主义具体制度不完善 D.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下列关于 "一国两制" 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B)
A."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B. 实行 "一国两制" 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C." 一国两制 " 的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 一国两制 " 的前提是一个国家,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4.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C) 。
A.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5."30 年前 ,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 133.6 元 , 如今已增加到 4140 元 ;30 年前 , 我国的贫困 人口大约有 2.5 亿人 ,
如今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 , 贫困人口已减至 2500 万 ; 30 年前 , 亿万农民只能有一种选择 : “面朝黄土背朝天,如今 2 亿多农民走进城市
, 并 逐渐融入其中…… ”材料中反复提到 "30 年前。。。。。。如今。。。。。。 ", 这说明 (C) 。
A. 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国家强了起来
B. 中国从上个世纪 50 年代中期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C.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
D. 改革开放以来, 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6. 在现代化建设中 , 面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 , 这就要求我们 (C) 。
①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②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③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为了满足后代人的需求 ,
可以先忽略当代人的需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7. 当今世界 , 各个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 , 说到底是 (D) 。
A. 社会制度的竞争 B. 人文环境的竞争
C. 军事实力的竞争 D. 教育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
8. 科教兴国 , 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 ,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 首要的是提高 (C)
。
A. 经济实力 B. 培养人才的能力
C. 教育创新能力 D. 开发新技术的能力
9. 既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 , 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是 (B)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一国两制 D. 社会主义公有制
10. 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 党和政府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C) 。
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反对 "台独" 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C.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 我国自然资源的一个总特点是 (D) 。
A. 总量大、种类多、易开发利用
B. 总量大、种类少、人均占有量少
C. 总量少、开发难度大
D. 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12.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 提高改革决策 的科学性 , 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保证社会经济又好 又快发展。这是因为 (C) 。
A.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的
B. 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C.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D.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3.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 (B) 。
A. 降低人口生长速度, 减缓经济压力
B.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C. 提高人口质量, 杜绝低素质人口产生
D. 减慢人口增长速度, 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14. 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是 (C)c
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 我们已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 , 集中到一点 , 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
(A)。
A.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 四项基本原则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改革开放
16. 近年来 , 我国科技进步进一步加大 , 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幅将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 ,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可望进一步加快。这说明我国大力实施 (C) 。
A. 计划生育国策 B. 依法治国方略
C. 科教兴国战略 D. 环境保护国策
17. 在当今社会 ,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 (D) 。
A. 国家扶持 B. 全面引进
C. 外出务工 D. 科技创新
18. 有统计显示 , 我国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 以每年 30% 的增幅发生。可以说 , 对于各地的环境污染事件 , 当地百姓是 "
最明真相 " 的。 他们的疾病与死亡 , 就是真相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 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 (A) 。
A. 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B. 改善空气质量
C.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D. 保护水土不再流失
二、多项选择题
19.(2007 广州中考 )2006 年 , 中国成功主办了 "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5 周年峰会 " 、 "41 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 15
周年纪念峰会 " 、 "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等三个具有重要影响的 国际会议。 这表明 , 在世界上 (ACD) 。
A. 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B. 国际事务都由中国说了算
C. 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 中国树立了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20.(2008 广州中考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
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BCD) 。
A. 马克思列宁主义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21(2008 广州中考 ) 国家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人口多少密切相关。诚如温总理所说 ,13 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 一个很小的问题 , 乘以
13 亿 , 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 如用除法 , 一个很大的总量 ,除以 l3 亿 , 都会变成一个小的数目。这说明 (BD) 。
A. 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 B. 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
C. 要大力提高人口素质 D. 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有 (ABD) 。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民族互助 D. 各民族共同繁荣
23. 据《广州日报》报道 , 近年来广州市工商业发展迅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 值 4080.10 亿元 , 同比增长
21.9%。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有 (ABCD) 。
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坚持改革开放
C.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4. 下列关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BC) 。
A. 改革是动力 B. 发展是硬道理
C. 稳定压倒一切 D. 改革和发展都是为了维护稳定
25. 改革是动力 , 发展是硬道理 , 稳定压倒一切。这要求我们 (ABCD) 。
A. 要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 谋求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C. 要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6." 百年大计 , 教育为本 ", 对于发展教育 ,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BCD) 。
A. 经济要上, 教育也要上, 先把经济搞上去, 再来发展教育
B. 从一定意义上说,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C. 只有把教育搞上去, 我国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
D. 在现代化建设中, 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7. 以下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策的有 (ABC) 。
A. 计划生育 B. 保护环境
C. 对外开放 D. 科教兴国
2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 要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报告特别强调,要 "
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可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我们必须做到 (BCD)
。
A. 敞开国门, 吸收一切外国文化
B. 对所有国家开放, 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C. 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D. 坚持 "引进来" 和 " 走出去 " 相结合
29. 亩产800 公斤的超级杂交水稻、200
多公斤的大南瓜、色泽鲜艳的太空辣椒、富含营养的食用海水蔬菜……这些采用新科学技术培育出来的成果正变成人们餐桌上的美味,这告诉我们 (ACD) 。
A. 科学进步会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B. 发展科学技术是我们的中心工作
C.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科技进步
30. 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 , 综合国力大幅增强 ,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为
(ABC) 。
A.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B. 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比较低
C. 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D.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还未达到小康
31.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ABC) 。
A. 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B. 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
C. 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D. 必须吸收一切外国的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