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7|回复: 0

中考政治知识点:中考政治教研中心活动材料2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31 15: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增强初三思品复习课的有效性
       
          在进入初三复习阶段后,各门功课都进入了全面系统复习阶段,课业负担十分繁重。根据盐城市《中考说明》思品中考范围为七年级《思想品德》上下册、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下册、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的内容以及一年来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和盐城市发生的重大事件为命题素材。要在约30个课时内完成好复习工作,必须牢牢抓住“有效性”这个主题,扎实训练,科学指导,才能使学生顺利迎接中考,取得理想的成绩。我们改变了教学模式,运用“前置作业——点拨归纳——巩固拓展——学习提高”复习教学模式,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把学生独立思考、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名副其实地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互相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教学。
          一、前置作业,自我复习。
          提前布置复习内容,同时布置配套的基础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做基础题的同时,回顾大体内容,了解教师所要复习的内容,做好复习的准备。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具体的复习教学目标,加强针对性,避免随意性,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根据以往的考试情况,学生失分的原因,往往是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不熟练造成的。因此,在政治总复习中必须全面复习,系统掌握,夯实基础。就这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通过全面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双基内容,夯实基础。由于政治课教材内容繁多,各知识点之间又相互联系,要达到全面、系统掌握并非易事。因此,教师必须在深钻细研教材的基础上对双基知识和重点、难点作全面、详细的梳理、排查,辅导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列出各章节的知识结构提纲,形成知识网络,而后进行巩固训练。
          二、展示课标,点拨归纳。
          ⑴展示课标——明确重点知识。
          认真钻研《中考说明》,确定复习教学目标。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拓宽、查漏补缺,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备中考。
          ⑵点拨归纳——知识点梳理。
          引导学生重读课本只是让学生熟悉、掌握教材的具体知识内容,对于从整体上把握了教材脉络,很多学生都还没有完全把握。虽然新课改下教材内容简洁,但它也是目前考试的主要依据。“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原则不会改变。因此,在复习时,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务实基础,面对考试,有备而战。如何梳理知识点,教师要“授以学生渔”,因此,复习课中,老师的讲解是非常必要的,一是讲解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二是讲解本章知识的构成,整体框架和基本脉络,知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三是纠正学生在重读课本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复习时,我主要围绕关键词的思维顺序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要求学生清晰的知道每课的主要话题,如初三年级12课分别是:责任、文化、挫折(创新)、合作与竞争、诚信、依法治国、权利、党的领导、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平与发展、理想与成才。
          三、扎实训练,巩固拓展
          精选试题,对准中考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训练,是中考复习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训练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即针对自己学生的复习实际,有步骤的逐层推进。切忌滥用资料,无目的的简单的搞一些重复性练习,甚至是一些已经过时了的,或者是低层次的书市上的练习资料。这样,既会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也会给学生造成错误的导向。同时,还会使学生感到杂乱无章,心中无数。
          ⑴着重进行选择题训练。选择题在中考试题中占24分,试题份量举足轻重。学生普遍反映,选择题的分容易得,也容易失。这是因为中考的选择题虽然降低了难度,但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广,涉及知识点多,查找资料耗时多。这就需要在复习时要在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上下功夫,做到“既快又准”。教师从夯实基本知识点、培养审题能力和解题技巧等方面出发,组织一系列的选择题的专项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⑵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近年来中考试题从总体上来看,基础性强了,但能力要求不低,其加强能力考查的途径之一就是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教师对基础知识要讲解到位、联系实际,使同学们理解彻底;教师在设计基础知识练习时要求新、求变,使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得到巩固;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不留盲点,不放过任何层次的学生,做到全体学生的全面掌握。
          ⑶多层次进行主观题训练。“一题多问,层层递进”是中考分析说明题的特点,在复习中,要多做“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分解训练,多做结论的发散训练,鼓励学生结合设问材料和课本知识大胆作答,尽可能从学生的答案中归纳出完整的答案。
          ⑷加强阅读分析能力训练。由于政治试题往往结合社会现实,叙述稍长,很多学生就摸不着头脑,抓不住关键,从而束手无策,其原因就是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差,平时缺乏必要的训练。解决的途径是在平时的练习设计中要多引入材料,让学生阅读、审题中提高分析关键词语、设问重点,注意重点问题的典型变式。
          ⑸重视教材知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 。通过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已成为中考命题的一个特点。
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首先要准确地理解时政热点,把握其中心思想;其次要找准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要点要全,不局限于某一节或某一课;再次要紧扣教材,对时政热点作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为此,在进行新课时要结合时政热点学习教材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在进行复习的时候还要进行一些时政热点专题的训练。本年度的时政热点主要有:构建和谐世界、世博会、中美矛盾、台湾问题等专题。每一个专题都要组织时政背景材料、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典型例题分析。
          四、指导学习,提升能力。
          采用开卷考试,有些学生一时不能适应。开卷考试可以带书翻资料,使不少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平时不重视学习,考前临时抱佛脚,考时一古脑地抄,显得无所适从。也有学生仍象以往一样,只注重知识,不注重能力的培养,只重视书本知识,轻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教给学生会学习的方法,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和培养自己的举例分析能力、理解分析能力、解答问题能力等。
          新课改形势下的中考,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探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试题侧重于对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的联系,所以,这一阶段,在复习回顾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渗透与课本知识相关、与现实生活相联的时政材料,指导学生联系教材,向教材寻找观点。
          所以,在教学和复习中引导学生用教材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勿离开教材,随心所欲,不切实际地漫谈、乱谈、空谈,要不断地强化学生对解题思路的熟悉和掌握。首先,寻找切入点,熟悉关键词;其次,注意限制性词语,找准角度,回归教材;最好,多角度、规范作答。最好每节课都用一道综合性的题目来引领复习,用联系时政材料的题目进行练习,并注重在练习中掌握重点问题、突破难点问题。
          总之,新课改下对思想品德课的复习不能轻视。只有我们让学生自己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并讲究复习方法、解题策略,做到“心中有书”,在考场上答题时才会得心应手,考出好的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13:19 , Processed in 0.065887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