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准备
|
打开教室多媒体设备。
分发学案。
|
|
|
学习内容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
2054026240-001.jpg
播放视频“天气预报”。提示学生。
1.注意观察天气的图变化。
2.注意主持人的语言。
|
观看视频。
|
以“某日天气预报”这一视频引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
引入新课: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的天气状况是受不同的天气系统影响的。
板书:天气系统──锋面
|
记笔记。
|
初步接触“天气系统”这一概念。
确定学习目标。
|
锋的定义
锋面的分类
|
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请大家阅读教材P41和学案资料图一,思考问题:
1.什么是气团?
2.什么是锋面?锋线?锋?
2054022964-101.jpg
|
阅读材料。
思考问题。
小组讨论。
代表发言。
[预期效果]学生讨论可能比较激烈,因为问题比较简单, 教师不做过多讲解。
|
学生利用学案,通过小组讨论,理解什么是锋。
为后面锋的分类和锋面天气打基础。
|
引导学生阅读学案图片
2054025O1-201.jpg
2054022964-301.gif
要求学生在学案指定位置画出冷锋和暖锋形成的侧视图。
|
阅读材料。画图。
[预期效果]
学生完成的图形可能有很多问题和不足,暂时不立即解决。
|
锋面的分类以及辨别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所以通过画图的方式解决这一难点。
|
指导学生对比冷锋和暖锋的图形,在冷气团移动方向、锋面坡度、降水位置和图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板书
将结论写在学案上。
|
小组同学讨论研究,填写学案。
[预期效果]
在“降水位置”一项适当提示。
|
经过教师点拨,发现冷暖锋在图形上的主要区别,达到准确分辨两者的目的。
|
要求学生修改所画图形。
|
根据上个环节所得,修改所画图形。
|
加强如何从图形分辨冷暖锋的能力。
|
锋面天气
|
演示冷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过程,引导学生观看课件投影。
板书提示。
要求填写学案。
|
观看投影演示。
小组讨论。
填写学案。
[预期效果]在教师的提示下和学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完成对冷锋天气的描述,但在过境时天气的描述上还需要教师规范与点拨。
|
对锋面天气过程的描述是本节课的又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在天气描述的项目和地理语言的规范性上需要教师指点。所以先在教师演示指导下完成。
|
根据上个环节所学,要求学生在学案上填写暖锋天气过程。
|
小组讨论,填写学案。
[预期效果]有上个环节的铺垫,学生能够按照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描述暖锋天气,知道过境前和过境后要描述出气温、气压和天气状况。
但暖锋过境时天气的描述,需要教师点拨。
|
经过上个环节,学生基本可以独立完成暖锋天气的描述,所以在学案设计上,暖锋天气这一环节如“气温___,气压____”等提示性词语省略。
加强学生描述锋面天气过程的能力。
|
指导学生阅读学案:准静止锋
案例:寒潮
|
阅读学案。
研究讨论。
|
准静止锋不深究,学生阅读学案自学。
灾害性天气,以寒潮为例适当补充。
|
课堂练习
|
|
课堂巩固。
查漏补缺。
|
总结
|
教师利用板书总结本节课内容,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
明确本节课学习。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