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8|回复: 0

中学地理知识点:四川汶川地震原因分析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31 17: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结论一
       
       
                  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结论二
       
       
                  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结论三
       
       
                  是浅源地震。
       
       
                  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6 05:57 , Processed in 0.073333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