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9|回复: 1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美国》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31 17: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要求
          1.能够通过查找地图确认美国的领土构成及其地理位置。
          2.会利用数字、图表等资料分析说明美国的民族、种族的构成。
          3.在美国农业分布图上说出农业专业化地区的名称、位置,并能综合分析每个农业带的成因。培养学生学科内的综合能力。
          4.通过对经济统计资料的分析,认识并理解在现代社会中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从而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观念。
          5.知道美国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地球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已经对全球造成严重影响。
          内容结构
          美国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它在经济、科技、军事等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家特点十分突出。因此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美国具有极强的学习、研究价值。
          这节课主要通过讲述当今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四部分内容:移民国家、农业地区专业化、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资源消耗大国,来说明美国的社会现状和经济发展特点。同时每部分内容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专题,也体现了各自相对独立的教育目标。
          移民国家──重点介绍了美利坚民族的构成和不同民族、种族在美国各行各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侧面说明全世界不同民族、种族带来的多元化文化既在美国的发展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又丰富健全了美国的文化底蕴,对美国独特文化的形成及其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要让学生意识到世界多元文化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农业地区专业化──是美国这一节内容中笔墨较重的部分,因为美国的农业专业化生产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典型模式,同时美国通过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成为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大国之一。在美国,农业区(带)的形成和分布都是综合考虑和利用了地形、气候、土壤、人口、经济等多个因素,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的结果。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这一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在考虑农业问题时要综合分析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对学生进行学科内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综合意识形成的教育。
          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两个大方面: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高新技术工业在美国工业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这部分内容既可以让学生对工业经济的发展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看到高新技术工业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又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美国的工业发展作为范例,牢牢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的关键即把科学技术和创新作为发展经济的核心要素和根本动力。从而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理论性的指导和明确的发展方向,使中国的经济发展顺应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资源消耗大国──直接点出美国在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同时,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大国和环境污染大国。通过对这部分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培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了解当今世界谁是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大户。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明确美国应该对世界环境担负起相应的主要责任。其次进一步树立、培养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四部分内容各自有它的重点和特点,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观念。但是本节四项内容都是围绕美国作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来展开的,从本质上都是介绍美国能够成为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所具备的因素及相关影响。课本所提到的内容从根本上讲都对美国的经济发展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都是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的。因此,教师在备课和讲课时应该抓住美国经济发展这一条主线,明确每一部分内容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这样就把美国的多个内容通过经济发展这一条线索联系成一个整体来把握,构成一个完整的区域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和框架。
          内容点析
          1.本章的标题是“西半球的国家”。根据经度的不同可将地球划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两个部分,每个半球有它各自的特点。因此,本章内容相对于前面所讲的东半球的国家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区域。教材以“西半球的国家”为标题,其目的不是强调东、西半球的具体划分方法和准确的分界线,而是开门见山地指出这一章所讲的内容属于一个崭新的区域,是独立于东半球且位于地球的另一半,是以前没有涉及到的区域。增加内容的神秘感和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本章的标题下面有一段简介性文字,介绍了西半球内部的区域划分。这一部分内容要让学生明确在西半球有两个分区:北美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且划分依据是通行拉丁语的国家属于拉丁美洲地区,因此注意西半球的地区划分与南、北美洲划分的差别。强调地区划分以美国和墨西哥间的国界为界限,南、北美洲的界限是巴拿马运河。
          3.讲移民国家时,相对正文的内容应该补充一些资料,给学生解释清楚以下问题。(1)移民的概念。所谓移民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离开自己的家乡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定居且加入该国国籍的人。为了加强理解可以请学生分析下列情况是否属于移民:出国留学、到中国驻外使馆工作、出国旅游、在国外工作生活且拿到绿卡等。(2)只有当一个国家内的主体人口(大多数人口)为移民时,这个国家才可以称为移民国家。(3)美国的土著居民(祖祖辈辈都居住生活在美国本土的,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是印第安人。
          4.教材中关于美国领土构成没有大量详实的文字说明,但给出了多张美国地图,在这里让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地图知识查阅课本中的地图,确定美国的领土组成,教师引导学生在读美国图的过程中要注意细节问题,既要看到美国图中的主体部分(即美国本土),也要注意到地图下方两个补充窗口所标注的地区(阿拉斯加和夏威夷)。
          5.课本中的阅读材料“美国几个公民的祖籍”、“华人对美国的贡献”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最好内容。认识到美国今天的成就不是由某一个单一民族或种族独自创造的,而是由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和不同种族的人共同创造的,美国今天的成就是世界人民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使学生意识到国际合作的价值,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引导学生联系中国的实际,认识到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机遇,应该进一步加快和深化改革开放,广泛引进全球各国的技术、人才、文化等。理解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必然趋势,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通过分析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华人对美国的贡献”,知道华人和华侨为美国的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及取得的卓越成就。同时证明我们中国人具备优秀的素质和品质,通过文中所列举的事实增强中华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
          6.课本图9.3中的活动和文字说明美国当局对待白色人种和有色人种在人权方面执行双重标准,有色人种在美国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美国社会中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现象,美国存在着严重的人权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剥削、压迫的基础上,是建立在广大劳动人民的汗水、泪水甚至鲜血的基础上。使学生意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
          7.课本运用大量的统计资料客观真实地反映了美国的农业状况,用事实准确地说明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阅读资料中的统计数据,总结出美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在世界的位次。通过阅读分析统计资料的这种活动使学生能够看懂日常生活中的统计资料。
          8.课本图9.6和图9.7是两张非常典型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场景图,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现代化农业的特点:机械化和专业化,反映了美国农业的发展程度。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中的情景,通过这两张代表性的图片能总结出美国农业的生产过程都已实现机械化和专业化,是典型的现代农业。进一步认识到大规模地使用机械化手段和专业化生产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增加农作物的产量。通过上述知识的学习,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美国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高居世界前列。要让学生认识一个事实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同时意识到美国成为世界农业大国有它必然的原因──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专业化生产。这一点对于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农业发展都有积极的、现实的指导作用,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
          9.课本图9.9“美国农业带的分布”,说明了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名称、分布和成因。因内容较多,要分层次地处理该图。首先,读图确定美国农业带的名称并记录下来,如乳畜带、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等。其次,阅读分析图中的文字注释窗口A(玉米带)、B(乳畜带)、C(棉花带)中的解释,了解到玉米带、乳畜带、棉花带的形成原因。以此为例,可以总结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是受到气候(气温、降水)、地形、土壤、人口(市场、劳动力)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最后,结合课本图9.5“美国的地形”、图9.8“美国降水量的分布”,分析美国的地形、降水量、气候、河流等主要与农业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的分布特点。结合其他主要的农产品(小麦、牛奶、肉类等)所需要的自然条件,推断出每种农作物的最佳生产位置即分布位置,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农业专门化生产区域(即农业带),总结出D(小麦区)、E(畜牧和灌溉农业区)、F(亚热带作物带)的形成原因。这部分内容的教育目标:通过综合分析影响农业带分布的各种自然条件来培养学生学科内的综合能力。最后可以和学生共同讨论农业专业化区域生产所带来的好处:农业专门化生产可以为了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同时大面积地种植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等。
          10.意识到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有一个关键因素:美国始终注重发展知识经济,大力发展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这一小节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明确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科学技术,深刻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11.看清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对世界资源、环境过分掠夺的基础之上,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不利于全球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课本图9.15和图9.17所给出的资料,对比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均能源消耗量和人均污染物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从而认识到一个事实:目前全世界能源的绝大部分被发达国家消耗掉,全世界的污染物主要是由工业发达的国家排放的。因此,世界的环境破坏主要是发达国家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资源和严重超标地排放“三废”所造成的。最终引导学生树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6-7-31 18: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第1节美国的内容较多,建议可将本节分为3课时。第1课时:西半球概况和移民国家;第2课时:农业地区专业化;第3课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资源消耗大国。
          【新课引入──西半球概况】
          1.从前面所学的国家都属于东半球谈起,强调从今天开始学习一个崭新的区域:西半球的国家,以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积极性。
          2.进一步介绍西半球所包含的大洲以及西半球的分区状况。特别注意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构成北美地区,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国家因为通行拉丁语而统一称为拉丁美洲。北美地区和拉丁美洲的划分界线:美国的南部国界线。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对比区分一下地区划分(北美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与大洲划分(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差异。
          3.请学生查阅世界地图和课本图9.4、图9.5,并回答出美国的领土构成,通过对学生答案的评价来引导学生在查看某一国家或地区的领土构成图时,要注意图中的补充框图所指示的海外领土。如果有时间可以介绍一下美国的版图变化概况(何时向何国购买了哪一块土地?版图的变化和美国国旗上的横条及星星的相应变化)。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了解和记住了美国本土外的两个海外州。
          4.确认美国的位置,明确美国是北美地区的一个国家。
          【移民国家】
          1.判断美国是不是移民国家。这个结论教师不要直接给出,教师先向学生讲清楚移民、移民国家的概念。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图9.2和美国人口构成和分布数据(教师参阅参考资料提供给学生),请学生自己对各种资料进行查阅、统计、分析,最后确定不同人种在美国的总数和在美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通过结果来判断美国是不是一个移民国家,最后让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查证事务时对资料的处理能力,因此应关注学生的分析判断过程和探究精神。
          2.阅读资料“华人对美国的贡献”,了解文中所提到的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华人对美国的建设和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可以让学生统计一下华人在美国的哪些领域(交通建设、医学、航天、物理、建筑设计)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不要求学生记住这些科学家的名称及其从事的研究工作,但要让学生总结出文中提到的华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聪明、认真等)。
          3.课本图9.3中的活动建议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学习,将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分别代表黑人、华人、印第安和白人,让扮演不同角色的同学根据课本中的文字描述设置情景,表演不同人种在美国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对有色人种在美国受到种种歧视和不平等待遇有了深刻的了解。
          4.最后阅读课本材料“美国几个公民的祖籍”,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民族、种族的人在美国的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总结: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种族的劳动人民共同创造了美国──美国的人口、美国的民族、美国的文化、美国的经济、美国的成就。
          5.教师可以最后总结本小节的内容,要使学生意识到文化对一个国家各个方面的深远影响。
          【农业地区专业化】
          1.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资料“1998年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及其在世界的位次”,确认主要农作物在美国的产量和出口量分别是多少,它们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是多少,让学生经过分析总结后确定美国农业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世界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2.从设疑引入:美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9.6和图9.7,说出图中所展示的农业生产是以何种生产方式进行的?让学生总结出:美国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
          3.按照课本学生活动1,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1)在课本图9.9中找出美国主要的农业带(区),明确每个农业带的具体名称。
          (2)阅读图中A、B、C三项注释,归纳出影响玉米带、乳畜带、棉花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参照A、B、C三项注释的思路和方式并结合课本图9.5、图9.8,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特点,综合分析地形、气温、降水等多种因素,找出它们最佳的生产区域。在这里要强调对自然条件的综合利用。
          4.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
          (1)农业机械化和专业化生产的好处是什么?(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节约劳动力等)
          (2)农业区域化生产的优点是什么?(可大规模进行机械化生产,各广泛使用高新技术,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等)
          (3)美国农业的发展对中国有什么启示?请为中国农业发展提出建议(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等)。
          5.教师总结本部分内容所体现的地理学思想和观点: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要本着全面综合的观点、因地制宜的观点去对待。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1.读课本图9.12,找出美国主要的工业城市和工业区,让学生认识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对人类经济生产活动的影响。
          2.分析课本所提供的阅读材料“美国居世界第一、二位的工业产品”,找出美国主要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各国中的地位,从而对美国的工业发展程度有一个准确定位:美国是当今世界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3.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美国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4.按照课本学生活动2,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1)阅读活动中给出的四个资料,认识到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作用。
          (2)看课本图9.11、9.13,总结出图中所列举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种类。
          (3)引导学生抓住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和核心是科技和创新。认识到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科技已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4)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工业的重要促进作用。
          (5)学生讨论:今后中国工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使学生理解中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树立和坚定学生刻苦学习科学知识的信念。
          【资源消耗大国】
          1.阅读课本图9.14,要让学生认识到发达的经济和高额的消费是建立在大量进口资源和大量排放废弃物的基础上。
          2.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相关的思考问题:A孩子有5个苹果;B、C、D共同拥有10个苹果,请问A、B两孩子中谁的苹果多?以此为例,请同学考虑判断一个国家资源消耗量的多少是看它所拥有的资源总量呢?还是看人均资源消耗量?首先确立明确的评价标准。
          3.按照课本学生活动3,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1)请学生阅读课本图9.15和图9.17,分别统计美国的人均资源消耗量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多少倍?
          (2)分别统计中国的人均资源消耗量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多少倍?
          (3)确认世界主要的环境污染国和资源消耗国是哪些国家?
          (4)展开讨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4.最后以美国为例,重点讨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如何才能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14:18 , Processed in 0.066317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