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2|回复: 1

九年级历史教案:第十一课 难忘九一八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31 17: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题第十一课 难忘九一八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德育目标): 无外两点――层面一、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层面二、居安思维。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的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能力目标: 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 通过本科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及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即其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提纲一、 九一八事变 1、 爆发 2、 原因 3、 结果二、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1、 原因: 2、 时间: 3、 发动者: 4、 方式: 5、 目的: 6、 结果:教与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这些载体可以以风俗、习惯这类非物质形式表现,更多的时候是以历史遗迹、遗存这种物质的形式表现的。当历史真的要烟消云散时,我们还会设立一些纪念地来缅怀那些即将逝去的人和事,让后来者不要忘记前世之师。这些纪念馆、纪念地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载体,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载体不同,承载的历史也有不同,有的辉煌,有的悲壮,有的屈辱。大家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九一八纪念馆残历碑图片), 我这里有一副纪念馆的照片,大家看照片能找出它所承载的历史内涵吗?这个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哪件历史事件呢?请位同学当一回纪念馆的讲解员,为远道而来的参观者介绍一下这座纪念馆所纪念的历史事件。(学生准备,阅读课本)【学生回答】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其在中国东北的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铁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下令不予抵抗,并命令十几万东北军撤入关内,最终致使东北三省沦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 事变。【教师总结】(多媒体)(学生落实在书上)一: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 地点: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结果:东北三省沦陷性质: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事件【教师提问】说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可谓由来以久。同学们能举出些历史事实吗?
          【学生思考回答】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强迫中国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强占德国在我国山东的利权;1915年,向袁世凯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等。 【教师提问】(多媒体漫画) 这是抗日战争期间的一副名为《日本为什么打中国》的漫画。请大家根据这幅漫画思考日本为什么发动侵华战争呢?为什么要在1931年再次侵华呢?【教师总结】(多媒体)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1、 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并逐步形成先占领东北,进而侵占全中国的“大陆政策”, 2、 日本受到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急于转移国内矛盾。 3、 蒋介石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给日本可趁之机。【教师提问】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驻守在沈阳的东北军进行了英勇还击。但是情况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幅抗战时期的漫画。(多媒体漫画) 1、 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东北军的抗战受到阻挠 2、 东北军的抗战受到了来自哪里的阻挠?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3、 (蒋介石为什么这样做呢?)蒋介石正忙着围剿红军,他认为自己最大的敌人不是日本,而是中国共产党。 4、 这种阻挠的结果是什么?在蒋介石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的情况下,第二天,日本占领沈阳。随后的四个月时间里,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沦于敌手,三千万东北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多媒体——九一八事变结果——日军占领沈阳,东北三省沦陷,建立伪满洲国)(伴随着歌曲《松花江上》,展示一副副图片,如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沈阳、1931年日军侵略中国东北满洲里、日军残杀中国老百姓等,使学生充分感受日军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谈谈你们的感受。 在听觉视觉双重效果的影响下,学生们情绪激动。能从日军的残暴、民族危机的严重、同情东北同胞、中华民族应奋起反抗等方面谈论。【教师提问】面对日军的暴行,全国人民和大家的情绪一样,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没有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成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至今东北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这些抗日英雄的故事。在座的同学有没有知道的呢?【学生讲一个东北抗日的故事】【教师总结】(多媒体图片:杨靖宇、马占山还我河山、嫩江大桥)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未撤走的东北军、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起来,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大屏幕由远及近显示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字样)(学生在书上落实)【教师引导】日军占领东北只是侵略中国计划的一部分。很快将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多媒体)1.日本侵略华北,民族危机严重; 2.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受到了两位国民党爱国将领的拥护。这两位爱国将领在这一主张的感召下做出了一件震惊海内的大事件。这是什么事呢?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呢?刚才开始上课时我们请一位同学当了一回解说员,很多同学也很有兴趣,我们再来提供一个解说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346
发表于 2016-7-31 19: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媒体) 这是西安事变纪念馆, 这是里面展出的一份1936年12月13日的《西北文化日报》,你能根据下面的几幅图片,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张报纸上登载的内容吗? 【学生讲述】【教师补充】(学生在课本上落实知识点)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都是东北军将领,在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迫使下,率领东北军撤入关内,携家带口前往陕西进攻红军。张、杨两位将军接受中共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而蒋介石不但不接受他们的建议,反而调动大批军队围攻红军。当他听说张、杨二人密切和共产党人接触的消息后,勃然大怒,1936年12月初,他亲自到西安督战。蒋介石到达西安后,张学良、杨虎城多次劝告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甚至张学良哭着劝蒋也遭到蒋介石的怒斥。张学良、杨虎城看到蒋介石一意孤行,在多次劝说无效的情况下,爱国之心使他们毅然决然地决定以下犯上,扣留蒋介石,实行兵谏,逼他抗日。 1936年12月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多媒体)二、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一) 原因:(二)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三) 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四) 方式:“兵谏” (五) 目的:逼蒋抗日【活动西安事变新闻报道】《西北文化日报》的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事态如此发展,将会引起国内、国际时局的怎样变化呢?为更好地掌握第一手材料,各报馆派了多名记者专赴延安、南京、日本东京、美国华盛顿等地详细调查情况,下面是这些记者从各地发回的消息。赴东京的记者:同胞们,西安事变后,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发生强烈反响,局势极为紧张。我是报社派往日本东京的记者,我了解到日本企图利用这一事件挑拨中国国内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从中渔利,扩大对中国的侵略。12月17日,日本外相声称:“南京政府绝不能与张学良妥协,否则日本政府将不能坐视”,并暗中支持何应钦向西安进兵。  赴华盛顿的记者:我是专赴华盛顿负责了解美国方面动态的记者。西安事变后,美国白宫也召开紧急会议,经过讨论,他们支持和平解决这一事变。因为担心中国国内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将会排挤美英在华的势力。他们主张,只要蒋介石还能继续统治下去,不妨就和共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联合。  赴延安的记者:我是赴延安调查的记者。我了解到当西安事变的消息传到延安后,党内、红军指战员中基于爱国义愤,十年内战的阶级仇恨,许多人希望杀死蒋介石。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指出事变发展的两种可能的前途:或者爆发内战,这一前途不利于中国的抗战而有利于日本的侵略;或者和平解决而结束内战,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迅速建立起来,这一前途有利于中国人民的抗日。中共决定争取实行第二个前途,为此,他们准备派周恩来等为代表前往西安帮助张、杨同蒋介石谈判。获息,周恩来将于近日去西安谈判。  赴南京的记者:我是赴南京方面的记者,现向大家报道南京方面的情况。事变后,南京方面就炸开了锅,意见不一。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主张讨伐张学良,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12月16日,何应钦自任讨伐军总司令,调大军进攻潼关,又派飞机准备轰炸西安。而国民党亲英美派竭力主张和平解决这一事变,有消息说,宋子文、宋美龄也将到西安和张、杨谈判。事变结局如何?这将是每个中国人所关心的问题。【学生讨论回答】从这些报道中你看出当时怎样的紧张局势?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叙述。西安事变最后如何解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如此结局有什么重大意义?【教师总结】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内部也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但是最终我们的党从民族利益出发,从全国大局考虑,认为应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面对复杂的形势,张、杨两位将军也感到局面难以处理,于是他们诚意邀请他们信任的中国共产党帮助解决西安事变。12月日,中共派周恩来、王若飞、秦邦宪等三人飞往西安,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而蒋介石在中共以大局为重的爱国感召影响下,同意停止内战,与共产党合作,这样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张学良、杨虎城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多媒体)(六)结果: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教师提问】同学们如何评价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呢?
          【学生讨论回答】爱国将领。 没有他们就不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教师总结】对!周恩来高度评价了张、杨二位将军的历史功绩,称他们是“千古功臣、民族英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开始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两件大事——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下面我们共同来完成两张表格事件名称时间地点发动者结果九一八事变 1931年 9月18日 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日本侵略者东北三省沦陷,中国开始局部抗日西安事变 1936年 12月12日 西安张学良杨虎城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作业布置教学反思感觉这一课,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难得的情感契机――以谁的利益为重,决定行动。九一八东北沦丧,根本原因是蒋以党的得益、以集团得益为重的结果;张杨为何兵变,张扬不是不反共,但为何陡然反蒋,究其原因当是利益重心的转移,转为以民族利益为重。中共缘何弃十年深仇血恨,携手于蒋?无外就是以民族利益为行动着眼点。所以,利益重心决定他们不同的选择和行动,也同时决定历史的评价。民族利益为重者,至今人们纪念之,跟随之,反之,弃离。全课中,从九一八着手,就围绕代表谁的利益,决定相关行动来进行,将二件大事,三方表现联系起来,给学生另一个看历史的视角,这是重方法传授和过程体验的教学尝试。是否在了解九一八前因后果后,分析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引出利益-行动论。进而,由学生学习西安事变,按“利益-行动”论分析三方采取行动的原因。导致的结果,来映证这一观点。最后,还是回到利益――行动上来,联系生活,认识到在大是大非面前,偶们青年学生当如何决定自已的行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0-6 06:49 , Processed in 0.075229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