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8|回复: 1

九年级历史教案: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稿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31 17: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说教材1、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本课上承第18课《三国鼎立》中吴国对南方经济的开发,下启南方经济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开发,为以后讲述南方经济在南宋时期全面超过北方做好了铺垫。本课介绍了西晋的短暂统一、少数民族的内迁以及北方汉人的南迁,始终围绕着统一和民族融合这一历史主线索,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地位。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的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3、本课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本课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 说教法:1、 采用问题教学法
          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个问题,以图说文,联系旧知识,让学生在讨论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 线索教学法
          将本课分为两条主线索:即政治一条线、经济一条线,经济是主线、政治是辅线,两条线互相影响,又互相促进。3、 启发式教学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讲、读、观察相结合,通过学生思考来突破课文难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4、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运用多媒体课件,提供有关历史资料(如纪录片片断、照片等),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的印象。5、师生合作教学法:
          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6、加强学科渗透,增强学习历史的现实性:
          心理上,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老师应抓住这些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课是科学,学好历史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在学习中注意联系旧知识,更重要的是联系当前的现实社会,使学生学会以史鉴今。三、 说学法:1、 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在教师指导下,带着问题,运用多种手段进行预习:如上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上网查找相关内容等。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使学生能够以探究的方式进行预习。
          2、 合作学习法:
          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和学生是合作者的关系,尊重学生的回答,使之在不断的讨论、思考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四、说程序:教学过程: A、 复习提问:
          三国鼎立的最后结局如何? B、 导入新课:
          出示清朝的地图指出当时经济繁荣地区,接着出示两晋以前历朝的都城。
          提出问题:两晋之前我国的统治中心在什么区域?为什么到了清朝时候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由此导入新课。 C、 讲授新课:一、 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板书)
          1、 西晋代魏和三国结束(板书)
          指导学生了解司马氏代魏,西晋完成了短暂的统一。由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西晋陷入混乱。
          2、少数民族的内迁(板书)
          指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内迁。
          3、西晋的灭亡(板书)
          316年,西晋灭亡。
          动脑筋:想一想,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6-7-31 18: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淝水之战(板书)
          1、 东晋的建立(板书)
          了解东晋建立的时间、都城。
          2、 前秦统一北方(板书)
          了解前秦的兴起。
          学生活动:如果你是符坚你在统一北方后,下一步想做什么?
          自然过渡到淝水之战。
          3、 淝水之战(板书)
          引导学生用“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三个成语来讲述淝水之战的大致过程。
          动脑筋:符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4、 东晋十六国对峙局面的形成(板书)
          了解淝水之战以后南北的形势以及南朝的变迁。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板书)
          1、 江南地区的开发(板书)
          引导学生思考:开发一个地区需要哪些必要的条件?
          指出在封建社会人口是衡量一个朝代是否繁盛的一个重要标志。南方具备了经济发展所要求的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北方人民的内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引导学生联系今天我国的西部开发进行讨论。
          动脑筋:《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2、福建地区的开发(板书)
          西晋末年,朝政腐败,八王倾轧,北方的匈奴、氐、羌、鲜卑五个少数民族乘机发动反对西晋王朝的起义,史称“五胡乱华”。大批汉民被迫度江南逃,这年是晋怀帝的永嘉年间(307——313年),故史称为“永嘉南渡”。
          南渡的百姓先是成群接队移居在江浙一带,及江西境内,后来南迁的人数不断增加,一部分北方汉人就翻山越岭进入福建,如传说晋江的地名,就是因晋代南下福建的汉人沿江而居得名的。1937年,在南安县丰州发掘了一座东晋永康三年(375年)的坟墓,发现了一枚:部曲将印“的印绶,说明当时确有人数众多的移民安居在闽南。八姓(林、黄、陈、郑、詹、邱、何、)入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北方汉人大规模进入福建,加快了福建地区的发展。 D、 巩固小结:
          依据政治一条线,经济一条线进行小结。 E、 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五、板书设计
          一、 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板书)
          1、 西晋代魏和三国结束(板书)
          2、 少数民族的内迁(板书)
          3、 西晋的灭亡(板书)
          二、 淝水之战(板书)
          1、 东晋的建立(板书)
          2、 前秦统一北方(板书)
          3、 淝水之战(板书)
          4、 东晋十六国对峙局面的形成(板书)
          三、 江南地区的开发(板书)
          1、 江南地区的开发(板书)
          2、 福建地区的开发(板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9 09:52 , Processed in 0.085866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