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7|回复: 0

九年级历史教案: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31 17: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课标分析: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对这一课的内容作了这样的要求: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这两个要求都属于识记层次,只要了解了相关的史实,并能把相关的历史事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起的作用简述出来即可。这是个比较基本的要求,比较容易达到。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于本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如下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问题。 这些要求需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探究才能实现,是比较高的要求了,有一定的难度。 2、教材分析: 本课所处的第三单元,介绍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分两课来介绍。第6课介绍的是二战的爆发、战争的进一步扩大等内容。本课承接第6课,接着介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逐渐走向胜利的过程。通过“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最后的胜利”两个子目来介绍。 结合前面对课标的分析理解,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我整合了教学版块,由原来的两个子目,变为四个环节(团结、转折、胜利、反思),特别是增加了为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的“反思”环节。这样整合不但使学生更能清晰地把握整节课的内容,而且让学生在了解二战相关史实的基础上,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突显历史的教育功能。 3、学情分析: 从历史知识的掌握上,有关二战的内容,对于学生们来说并不陌生,再加上第6课的学习,相关知识的储备,还是有一定基础的。而通过史料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也就是“史论结合”的能力还需多培养提高的。 另:由于战争对于我们的学生,还只是处于间接的了解,缺乏感性的认识,所以,对于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可能认识不深刻。 鉴于此,我准备了大量文字、表格、图片及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更感性地了解战争的方方面面,特别达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提升。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作用、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等相关史实。在此基础上,分析探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及探究的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对带有思考题的史料进行阅读、分析,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③通过对历史地图及表格的识读,培养识读历史图表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寻找史料,在“史料教学”的过程中,掌握“论从史出,以史佐证”的原则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并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问题。 ②面对共同的敌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特别是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也能够团结起来,建立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 5、重点难点 在设计的四个环节中,“团结”也就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作用和后面分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相关,所以设为重点。 “反思”一节,彰显历史教育的功能,以史为鉴,鉴往知来。故设为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6、教法 ①启发式谈话法、问题探究教学法:层层设疑,环环相扣,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引导学生结合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②史料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得出结论,再让学生试着寻找史料来证明结论的正确。也就是教给学生“论从史出,以史佐证”的方法,并掌握这一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 ③充分利用多媒体容量大、信息多、形象直观的特点,让学生更多地通过文字、图表、视频等了解二战。 7、学法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去探究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8、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鉴于本课与前一课内容的相联性,为达到承上启下的目的,故设置了二战战争扩大的图片,战火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遭到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面对共同的敌人,英、法、美、苏联等国将何去何从呢?是继续妥协或孤立作战,还是携起手来,建立统一战线?他们选择了联合、选择了团结,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下面就让我们开始第一环节:团结 2、讲授新课 整个教学过程我是通过“团结、转折、胜利、反思”四个环节来完成的。犹如一条线索,把零散的教学内容连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知识。 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主要通过教师提供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的方式来解决。 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同时也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4 06:25 , Processed in 0.081009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