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5|回复: 0

九年级历史教案:《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31 17: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讲述《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过程当中,我主要想通过张骞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的介绍进而引出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让张骞在学生的心目中产生一个立体的形象,当代中学生,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追星风潮,港台风,韩流,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社会现象,那我便思考,能不能在讲述历史人物的过程当中,也将历史人物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包装,让每个人物也能成为心目中的偶像,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孩子们再次说起自己心中的偶像时,能够有人说出是某一个历史人物,因为,这些历史人物,在他所处的时代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例如,本课中提到的张骞,是他把两千年前中国人的视野延伸到了一个在当时被认为遥不可及的地方,他也以他的实际行动完成了被当时人认为不可完成的任务,所以,这个人物应该得到全民族的崇敬。 本课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讲过了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我提出了疆独的问题,可能有的同学不感兴趣,但是,我一定要用我的课堂来警醒同学们,我们虽生逢盛世,但同时也是有很多危机的,当时我变设计了这样一个看似政治色彩稍浓的问题,其中有一位男同学用一种很自豪很振奋的语气读出了公元前六十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我听了也为之一振,从那个学生的眼中我看到了一种斗志,一种力量,我想这便是我要的,因为我觉得,只有培养学生这种民族情感,真正的与学生能够产生共鸣,才能实现我们历史教师的价值,读史使人明志,通过我课堂,能够激发出同学们为了民族发展而努力学习的斗志,便是我的目标。  当然,本课在设计上还是略显稚嫩,激情实足,可能教材的整合还不够好,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还是应该添加一些激发兴趣的元素在里面,再今后的课程当中,我会继续改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9 15:18 , Processed in 0.07466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