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31 19: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记住日本大化改新的年代和伊斯兰教创立者的名字,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和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兴起的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汉文和日文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接受中国先进文化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汉文和日文两种文字共性的归纳,学习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伊斯兰教产生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效仿隋唐封建制度,实现了社会进步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通过日本大化改新的成功,认识先进文化和国际交流对改变落后面貌、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的了解,认识宗教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二、难点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政教合一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复习中日隋唐时期的交往导入
一.日本的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
⒈大和统一日本(提问)
日本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大和统一(掌握统治者名称)、部民制
⒉大化改新(646年)
1)背景:朝廷统治的危机,孝德天皇的上台
2)改革的内容:(提问,归纳)
分析: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内容;深受唐朝的影响
3)历史意义: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分析: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内容;深受唐朝的影响。
3.幕府统治的建立(学生自度,提问,了解)日本幕府统治建立的标志:1192年源赖朝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幕府”一词的含义,日本封建庄园的发展→武士集团的兴起
二、阿拉伯国家的兴起
(一)伊斯兰教的产生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1.伊斯兰教的创立(板书)
1)历史背景(板书)
阿拉伯半岛地理位置(结合地图分析)
创立背景归纳成三点来理解:A.由于“各部落有自己信仰的神”,所以半岛未能实现统一。B.“氏族制度日趋解体,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各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残酷的战争。C.贵族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财富,人民为了消除社会纷争,获得安定的生活生产的环境,他们都渴望半岛尽早统一。这说明统一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共同的宗教信仰能把人们维系在一起,成为人们团结一致的精神纽带,既然“各部落有自己信仰的神”是阿拉伯半岛不能实现统一的思想障碍,那么,创立一个一神教,用以统一人们的思想,也就成为实现阿拉伯半岛统一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了。在这种形势下,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教兰教
2)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板书)
在阿拉伯半岛西部红海沿岸,有一条通商要道,要道上有两座著名的商业城市麦加和麦地那(指图)。7世纪初,穆罕默德开始在麦加传教。他号召大家都信仰宇宙间唯一的神“安拉”。这种关于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对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穆罕默德的说教被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徒穆斯林的必修课。
(小结:学生答出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地点、人物)
由于穆斯林遭到麦加贵族的迫害,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因此622年后来被定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元,即回历元年。要求同学们必须记住这个重要的年代。
2.阿拉伯半岛基本上实现统一
630年,穆罕默德从麦地那返回来,进军麦加,麦加贵族无力抵抗,承认穆罕默德为政治和宗教领袖,即政教合一的国家元首。不久,阿拉伯半岛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