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31 19: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这次运动是1950—195年的土地改革。
()答土地改革的意义略
()感想:中国农民两千年来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实现了,只有中国共产党,农民才能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因此,我们要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1、新中国成立的三四年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开展了哪些斗争?结果怎么样?有何意义?
答:()人民解放军解放西南各省后,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195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1950年10—195年月,抗美援朝运动,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保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赢得了安定的国内建设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1950年—195年底,土地改革运动,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中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从爷爷奶奶的故事中,我们了解到解放前的中国农民生活大都十分的困苦,通过学习历史,你知道他们贫穷落后的根源吗?这个根源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运动被消除的?请你举出两部反映这一运动的小说。
答:()根源: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的根源,它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通过1950年—195年底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丁铃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1、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答:中国人民革命能够取得胜利,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一支由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组织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战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二、列举题
、列举建国后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党和人民进行的两大运动并说出它们的时间。
答:1950年月—195年月的抗美援朝运动;1950—195年底的土地改革运动。
、列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召开的几次重要的会议。
答: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列举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并说出他们的事迹。
答:黄继光:在上甘岭的一次战斗中,他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
邱少云:在志愿军某排执行潜伏任务时,敌人的炮火燃起烈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他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最后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列举土地改革的目的、原因、内容。
答:()目的: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原因: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3)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列举抗美援朝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答:开始:1950年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结束:195年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列举土地改革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答:开始: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结束:195年底,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列举出几部反映从194年—195的这一时期的影片及相关的历史的事件。
答:《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甘岭》、《英雄儿女》(抗美援朝),《创业史》(土地改革)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简述题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制造。”请你回答: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工业面貌,我们国家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有何成效?你怎么样看待这些成效?对于振兴工业,你有何建议?
答:()我们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五计划”。
()到195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①工业方面: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②交通运输业方面:195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③工业基地形成: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如何看待:“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成就,远远超过旧中国一百年的成就的总和。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足以让我们自豪和骄傲。
()建议: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制定相适应的政策,大力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对旧企业进行改造和翻新;结旧厂的资本运作,所有制形式,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都进行改革,要重视人才,要合理利用资源等。
、什么是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三大改造后期存在哪些缺点?另外在社会主义改造中遗留了一些问题,试分析产生这些遗留问题的深刻原因及教训?
答:()三大改造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质: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的社会主义变革。
()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缺点:在三大改造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的缺点。
()由于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绝对化的、片面化的理解,加上缺乏实际经验,在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国家全部取消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使公有制经济成了唯一的经济成分,这就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再加上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使经济发展缺乏内在的推动力,企业缺乏活力和竞争力。
、为什么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了?
答:()194年我国建立起来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虽然在社会主义性质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的经济仍占有很大比重。
()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领域里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成分,把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变成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历史性胜利的重要标志。
、建国后,我国是怎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答:()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一五计划”的执行及其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5年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性质。
()1953—195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共八大后的十年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就?又出现了哪些严重的失误?如何看待这些失误?通过失误你得到了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答:成就:()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失误:195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195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左”倾错误在全国各地泛滥开来。
如何看待:出现以上错误主要由于中国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我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走了曲折之路。
经验教训:()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要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