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4|回复: 1

2013中考历史知识点:七年级上册复习要点(2)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31 17: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1课 “伐无道,诛暴秦”
          一、秦的暴政
          ①繁重的徭役;②沉重的赋税;③严酷的刑法;④秦二世更加残暴;⑤因大雨不能按期到渔阳,误期要被出斩。
          秦朝的暴政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二、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公元前20年
          起义地点:大泽乡
          经过:
          ①公元前20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②起义军在陈建立政权,陈胜自立为王。
          ③起义军打到咸阳附近,发展到几十万人。
          ④由于秦军的强大,起义被镇压,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军****秦朝
          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
          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第1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一、楚汉之争和西汉的建立
          、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 汉王刘邦)
          、西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年
          都城:长安
          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二、文景之治: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国家富强起来,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是“文景之治”。
          、原因
          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
          、措施
          ①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
          ②提倡节约
          三、汉武帝的大一统
          ()措施:①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削弱王国势力,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②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在长安设立太学推行儒家思想,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③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统铸五铢钱,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④军事上:组建强大的骑兵部队,公元前11年,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取得漠北战役胜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⑤外交上: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这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四、东汉的建立
          建立时间:公元2年
          都城:洛阳
          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第1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匈奴的生活习俗: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迁徙。
          、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匈奴族生产的发展(畜牧业兴旺发达;学会农耕,开始垦田种谷)
          二、匈奴与汉朝的和战
          对比汉初的和亲与汉元帝时期的和亲,有什么不同?
          第1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西域: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3年
          使命: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意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1年
          使命: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政治经济交往。
          、西域都护的设立
          时间:公元前60年
          意义: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海上丝绸之路
          第1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 纸的发明(时间:西汉早期)
          2. 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3. 造纸术的传播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到东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三、名医辈出
          、华佗(神医):麻醉药剂“麻沸散”、“五禽戏”
          、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第1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佛教的传入
          ①起源于古印度
          ②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③东汉明帝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6-7-31 1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④教义: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道教的兴起
          ①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
          ②创始人:张陵
          ③东汉时在民间兴起
          ④教义: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
          二、司马迁和《史记》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成就: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②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文学成就: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三、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形势: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时间:公元200年
          作战双方:袁绍和曹操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官渡之战表格
          二、赤壁之战
          形势: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统一全国;南方刘备、孙权势力有所发展。
          时间:公元20年
          作战双方:曹操和孙刘联军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之战表格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四、三国经济的发展
          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第1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西晋的统一
          ①魏灭蜀
          ②26年,西晋代魏 开国皇帝:司马炎 都城:洛阳
          ③280年,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内迁的各族: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西晋的灭亡
          ①原因:统治集团腐朽,西晋皇族为争夺皇位,混战了十几年,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②西晋的官僚地主残酷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激起他们的反抗。
          公元31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力量灭亡了西晋。
          二、淝水之战
          、形势:
          ①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②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时间:公元38年
          、作战双方:前秦VS东晋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④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表现:
          ①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
          ②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③农业技术的进步: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④小麦推广到江南地区。
          、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
          43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已学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汉族的曹魏、氐族的前秦和鲜卑族的北魏
          二、民族大融合
          、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逐渐融合。(改革的背景)
          、北魏孝文帝改革
          目的: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顺应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措施:①迁都洛阳,以更好地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②汉化政策:社会生活: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通汉婚。
          政治制度: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思想文化:学汉礼,尊孔子,孝治国,倡养老。
          影响:北魏孝文帝的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5 21:34 , Processed in 0.04377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