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7|回复: 0

中学生描写秋天的作文: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名句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8-1 10: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7 10:02 , Processed in 0.04908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