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6-29 15: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9、表现(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约意义寄托在所描写拘事物上,表达了强烈鲜明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手法(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入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手法: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不同人称的作用及缺点。
(1)第一人称:优点是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缺点是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所以不便于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
(2)第二人称:优点是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缺点是受叙述角度,叙述人的口气以及听话人的范围的局限,一般人极难驾驭所以并不不常用。
(3)第三人称: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缺点是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
11、描写。
按内容分,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以及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从另一个角度还可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及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
12、议论及抒情的作用。
议论: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13、题目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14、记叙文的分类。
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15、八种复句类型。
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
16、小说文体知识。
(1)小说三要素: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2)情节可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
17、散文的一般知识。
(1)如何概括抒情散文的中心?主要内容+思想感情
①借景抒情的散文:运用"描写了……抒发了……"格式
②借物喻人的散文:运用"描写了……赞美了……"格式
③托物言志的散文:运用"描写了……启示了……"格式
(2)艺术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的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散文经常运用:想象(无中生有)、联想(由此及彼,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象征(托义于物)、衬托(以他体陪衬本体的方法)、对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