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回复: 0

中考作文高分完全解密之四:选材_3000字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8-12 18: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得分点关键词】选材
          【得分点要诀】材料丰富,精当具体
          1、得分点概述
          一篇文章,立意再好,如果没有材料去体现,也是镜中月,水中花,是虚的。课标指出:写作时要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这是课标对选材提出的要求,我们在作文时一定要认真对待。
          细读2005年各地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我们对“材料”的重要性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比如,重庆市中考评卷标准指出,“选材新颖,最高可多加5分”;湖北黄冈市中考评卷标准补充说明,“选材新颖,有个性可加1~3分”;湖北宜昌市对材料的界定更为明确,“一类文要求材料精当,二类文要求材料具体,材料贫乏者判为三类以下”。
          材料之于作文评分,显性比重通常占到10%,但其隐性分值却远远不止于此。
          2、得分点策略
          选鲜活新颖的材料。材料鲜活有下笔引人之效。你可以从熟悉的人物中找到新颖的切入点:写老师“笑里藏刀”,不过,“刀子”里藏的是无言的激励;写同学“冷若冰霜”,不过,“冰霜”后难掩的是深切的关爱;写朋友“疯疯颠颠”,不过,“疯颠”里蕴含的是健康的心态。《快乐存折》、《一滴泪水的体验》、《上帝也困惑》、《走进桃花源》、《让嘴角轻轻上扬》等中考满分作文,透过题目便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其所选材料的非凡活力。
          选情感充沛的材料。“文章不是无情物”,只有“情动”才能“辞发”。在考场作文中,情感是连接考生与阅卷老师的桥梁,考生若能拨动阅卷老师喜怒哀乐的琴弦,溢出感动的泪水,何愁得不到高分?选材以情动人须做到:或对生活、对客观对象充满热情,或用传神的肖像描绘出人物神韵,或用生动的语言展示生活真情,或用形象的景物衬托人物感受,力求做到小巧合理,真实动人。
          选底蕴深厚的材料。在写作中如能恰当引用名言警句或诗词典故,必能收到“画龙点睛”、“文采飞扬”之效。如果你有丰富的诗词积累,还可从诗词方面选材。这类材料的特点是写人所未知,以知出新。如写景,不妨引用“一年湖上春如梦,二月江南似水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写勤奋,可以引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值得注意的是,要尽量少用陈旧句子,力争以精取胜,以新引人。
          3、失分会诊
          选材失误主要在于三方面:
          一是司空见惯的“大路货”。材料陈旧,无法吸引读者目光。写老师,无非是夜半窗前的灯光,课本衬托下苍白的脸色,放学后循循善诱的促膝深谈;写同学,无非是一件小小的珍贵礼物,一次难以说清的美丽误会,搬家与转学引起的终身遗憾。
          二是毫无新意的“陈旧货”。有的材料本身很不错,只是用的人多了,也就失去了材料原有的光彩。《一只小木船》是小学课本里的精美之作,说的是朋友不小心摔坏了自己的小木船,朋友之间因此产生误会,后来朋友要走了,送“我”一只新的小木船。有同学不假思索,将这种构思方法从小学用到初中,从课堂上搬到考场上,依葫芦画瓢,写出了《一把小雨伞》、《一个文具盒》等文章。由于材料缺乏新意,评分往往偏低。
          三是简单模仿的“舶来货”。如果过于依赖,,一味简单模仿,容易陷入“抄袭”的误区。如《关于“诚信”条件的实验报告》是前几年的一篇考场满分作文,不少同学只将“关键词”略加改动,其他内容照搬,于是便出现了《关于“责任”条件的实验报告》等让人啼笑皆非的“创新歪篇”。这种邯郸学步的文章,常常被阅卷老师“枪毙”。
          4、提升要诀
          材料除真实、典型外,还应力求新颖: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风尚、新观点、新认识、新经验等,让读者耳目一新。
          如何在选材上出奇制胜,言他人所未言,选他人所未选呢?这便如同裁缝做衣,选料必要经几关,作文人想选出精巧合适的材料,也必须经过“放弃——选择——再放弃——再选择”的过程,要放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避免材料“撞车”,方法其实很简单:当你拿到作文题时,马上想到的材料不要写;稍加思索后想到的材料,最好也不要马上写;你应该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一下,自己要写的材料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刻骨铭心的生活,才是妙趣横生横生的故事,才是震憾心灵的情感。
          5、“选材”例析
          【关键词】材料丰富,精当得体
          【考题回放】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5月1日,风和日丽。杭州某景点游人如织。人们泛舟于纵横的河道,穿行于青翠的丛林,徜徉于碧绿的田野,陶醉这优美的自然风景。游人之中,一对父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年幼的儿子,手拿塑料袋,不时地拾捡着路旁被人丢弃的食品包装袋、废纸、果壳……人们见了,不禁驻足,纷纷弯腰拾捡废弃物。啊,好一道亮丽的风景!
          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2005年浙江杭州市中考作文题)
          2、请以“走近”为题,写一篇文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2005年湖南益阳市中考作文题)
          【作文展台】
          1、失误文剖析
          心灵深处的风景(三类文)
          想到那个洪灾泛滥的季节,我感动的泪水便会夺眶而出。(开篇简洁,下笔有情。)
          由于家乡地处近湖区,洪魔早早地把爪牙伸进了它的心脏。(比喻形象,形势危急。)我们一家四口在解放军战士的援助下,上了山上的避洪区。父亲很倔强,在楼房顶上死活不肯上船。母亲用生命威胁,他才慢吞吞地上了船。此时父亲的脸色煞白,眼睛痴痴地望着那已成汪洋的远方,我们清楚,水里淹没的是他一辈子的家产。(透过人物的表情,我们可以看到洪水给村民带来的灾难。)
          在山上避洪的日子里,父亲辗转不安,我和哥哥夜里时常听到父亲和母亲的低语:“他娘,这水不久就该退了吧,他哥俩还要到外地去读书,学费可高着哩!”不久,便听到父亲低低的带着试探性的话语:“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好,家里又没有多少积蓄,本想靠那几亩地……我身子骨还可以,你看——”“不行,你都五十多了,能出去干什么:不如我回娘家看看,我哥也许能帮上忙。”母亲把话抢了过去。“那哪行啊,你哥刚能糊口过日子,能帮上什么忙?”父亲说,“就这么定了,我明天动身,干万别让孩子们知道。”(抓住一个细节,突出父爱的深沉。)
          次日清晨,父亲提着那破旧的旅行包走了,那微驼的背影消失在晨雾中。不久后的一天,突然传来噩耗:父亲被砸断了一条腿。从此,全家蒙上了厚厚的一层阴影,父亲则躺在病榻上整日整夜地责怪自-已。(这类材料出现在文幸中,显得不真实。)
          我很想帮家里解决一些困难,可出去了J乙次,都没有找到工作,反而还花去了几百元钱。(这个材料作用不大。)
          洪水退下去了,全家人却没有一点笑容。就在我极度失望的时候,村长带着一个人进来了,原来是前来慰问灾民的客人。家里不但领到了粮食,还拿到了1000元慰问金。那一天,母亲感动得眼泪直流,父亲也早已泣不成声。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和哥哥又重返了校园。(写政府对家庭的关照不是不行,不过由于材料角度太大,难以写出真情实感。)
          【失分会诊】
          失分点:(1)主要失分点:本文写“洪水发生”,无新意可言;写“面临失学”,是平常之事;写“得到帮助”,也是普普通通。这种不假思索、随意取材的做法,容易让材料“撞”到一块。选材上的失误,是本文最大的问题。(2)次要失分点:切入角度太大,情感做作,显得不真实,更谈不上感人。
          提升点:先是在材料的取舍上下工夫,建议删去“我外出打工”的情节,修改“爸爸断腿”和“政府慰问”两个情节。“爸爸断腿”这一情节,不妨改一下,改成“受伤”或者“无助”等内容,这是文章的重点,应该重点写,只有将生活的“苦”写得淋漓尽致,后面的情感才会“真挚感人”。结尾的内容,可以用抒情的笔调,借助肖像、景物等描写手段,增添语言的魅力。
          2、一类文解析
          走近美丽的诗歌
          我喜欢在落雪的深夜,泡一杯热茶,捧一本诗集,陶醉在满屋书香的氛围中。把茶叶放进铮亮的茶杯中,热茶一冲,那干瘪的茶叶就在滚沸中翻腾舒展,碧生生地还原出生命浓缩的绿色。浓香的茶,浓香的书,就那么源源不断地灌输到我的生命里来了。只觉得字里行间,皆为层叠之青山,潋滟之绿波。(这段文字虽美,但作为文章的开篇,显得不太合适,最好在前面添一段精美的导入语。)
          慢慢地,我开始体味诗的意境。我欣赏陶渊明的闲适自然,读他的诗,余味悠长;我偏爱王维的明快清朗,诵他的诗:意深情浓;我也喜爱李白的奇特思绪,激情飞跃。天地间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似乎尽在那淡墨浓彩之中。(整齐的排比句,增添了文章的气势,也巧妙地显示了小作者不同凡响的写作特点。若能引入几句相关的诗句,会更美。)
          进入这个美丽的世界,我还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在风和日暖的春日,我看见乌云收到阳光的亲吻后变成天上的鲜花,便不再拥被于床,起来体验“燕草如碧丝”的美景,拥有“雨中春树万人家”的快乐;在萧瑟的秋风中散步,忽见老杜招手,举杯邀月,太白潇潇洒洒地走来,让我与他一同体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壮志豪情。我并不健谈,也缺少知心朋友,但诗歌给我带来了新的乐趣。从诗歌中,我懂得了珍潜友谊,懂得了关爱父母,懂得了尊重老师,懂得了热爱祖国;从诗歌中,我读到了自尊,读到了自信,读到了人生的梦想……(历史人物了然于心,古典诗句信手拈来。考场上能写出如此文采飞扬的句子,令人羡慕!)
          朋友,在如歌的青春岁月里,加入一些诗歌来点缀吧,它不仅可以洗尽我们心灵的尘埃,提升我们的高度,更会在你的心中亮起一盏不灭的明灯。(以比喻句收束全文,情感美不胜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6 16:31 , Processed in 0.08016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