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6|回复: 0

[期中试题] 进入初一系列:“教”与“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8-15 14: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这导致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可选范围较小。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个时候他可以进行一系列的逻辑推导,但是还要依靠具体的事物作为支柱。因此,小学阶段知识内容的设置以具体浅显为特点,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进入中学的学生内部变化是思维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能够用假设,假设怎么怎么样,这个时候(也就是12岁)以后开始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12岁,也就是初中一年级,他的形式运算思维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完善和发展,取决于能不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外部的知识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假设学生思维发展没有跟上知识结构的发展会出现什么情况?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厌学。初二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
  我们要从哪方面着手训练思维呢?培根说过:“一个思维不善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可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思维发展和整个学习过程的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将正常的数学教学比做长跑,那么 10 (221.26 KB, 下载次数: 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0 01:39 , Processed in 0.067610 second(s), 1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