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4|回复: 0

家长学堂:给孩子选零食先分“等级”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6-29 15: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面对琳琅满目的零食,孩子很难控制自己的购买欲。而一些家长在对待零食问题时也有两种极端的态度:完全不让孩子吃,或者完全满足孩子。专家指出,这两种态度都是错误的,每个小孩都应该有选择地吃零食,关键在于从小就要教育孩子科学挑选和认识零食,引导正确的消费观。
       
          零食不可“完全拒绝”
       
          面对琳琅满目的零食,有些家长是只要孩子喜欢吃就给买,产生了不少“小胖墩”,而有的家长除了一日三餐,不愿意给孩子吃任何零食,认为零食全都不是好东西。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李淑媛指出,零食能在正餐与正餐之间起到补充能量、充饥的作用,只要选择得当,对小孩的生长发育有积极意义。美国有研究标明,很多孩子一天中20%的热量来自零食,所以家长不仅不应让孩子与零食绝缘,还要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对于零食的正确态度。尤其是学龄前的饮食习惯,会对孩子一生都带来影响。
       
          她提醒,给孩子吃零食要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把零食的热量计算进孩子一天的总热量里,将零食更多地看做是有益的“加餐”,这样能避免额外的能量摄入。而一天中比较适合补充零食的时间段是上午和下午,此时活动量大的孩子通常都会感到一丝饥饿。
       
          给零食分个“健康等级”
       
          既然孩子无法离开零食,那么该如何给孩子挑选零食?专家建议将零食按健康程度大致分成三类:健康、中性、不健康(详见左表“零食等级小分类”),主要判断标准是看成分是否天然、是否经过精加工、营养成分是否单一、添加剂种类如何。
       
          专家指出,健康级的零食通常食材比较天然、未经过多精加工、食品添加剂也相对较少,营养较为均衡,可以作为孩子生长发育的有益补充,因此可以安心让孩子食用;中性级零食可以适量摄入,但要注意频率,因为这类食物的营养比较不均衡,而且调味、加工程序较多,其中也不乏添加剂;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健康级零食了,不仅没有营养,而且通常伴随高糖、高油脂、高热量,还有许多食品添加剂如色素、防腐剂,不仅对儿童健康毫无益处,还会引起肥胖、龋齿等。
       
          教孩子分辨零食优劣
       
          不过,光凭家长把关恐怕还不够,因为孩子一旦上了小学,通常就有了自主支配的零花钱,而且极其容易受到身边孩子的影响,所以让孩子自身树立正确的零食观念十分重要。
       
          专家指出,家长最好从学龄前就教育孩子哪些零食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哪些零食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吃多了会有什么后果,而并非简单地不让孩子碰、不给孩子买,这样反而会使孩子有抵触情绪,一有机会就想“尝个究竟”。例如家长要告诉孩子,牛奶、坚果、酸奶都是好东西,可以让孩子长得高、身体好,而又如可乐等碳酸饮料不仅会让孩子长胖,还会引起蛀牙,薯片虽然好吃,但是其实是垃圾食品,小孩不能多吃。
       
          如果等到孩子到了三四年级以上,甚至可以教孩子看食品配料表的意义,并告诉他们哪些成分是好的,哪些成分是不好的,这也是家长教孩子新知识的一种途径,从而引导孩子多吃坚果、奶类、水果、豆类零食。
       
          此外,较大的孩子自己购买零食时,家长还要逐渐教孩子学会看生产日期是否合格、包装是否完整无破漏,例如前文所述的那些无名小厂生产的豆制品,则尽量避开,如果有条件还是尽量选择大品牌、大企业出品的知名零食。而对于那些路边摊不卫生的麻辣烫、串串香、炸鸡腿等,也要培养孩子树立尽量少吃的观念。
       
          零食等级小分类
       
          健康级零食:主要有水果、牛奶、酸奶、坚果、豆类、果汁、全麦饼干和麦片等。
       
          健康指数:★★★★★
       
          食用频率:可以每天食用
       
          中性级零食:例如小蛋糕、牛肉干、鱿鱼丝、巧克力、冰激凌、罐头等。
       
          健康指数:★★★★★
       
          食用频率:可以适量食用
       
          不健康级零食:例如:碳酸饮料如可乐、高糖饮料;油炸膨化食品如薯片、蜜饯、糖果等,以及其他含有反式脂肪的高热量食物如人工奶茶、咖啡伴侣。
       
          健康指数:★★★★★
       
          食用频率:尽量避免食用
       
          出场专家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李淑媛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
       
          国家高级注册营养师芦会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6 12:39 , Processed in 0.073682 second(s), 13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