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5|回复: 0

中考前家长多做“减法”少做“加法”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6-29 15: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钱江晚报讯:日前,宁波市教育局向各地中小学发布了“宁波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预警通告2010年第二号通知”,八类学生成为了心理危机重点预警对象。
       
          据教育局有关人士介绍,此次预警通告主要针对六月份中考以及期末考试的学生,往往这些考试前后是学生心理问题甚至心理危机多发时期。
       
          预警:八类学生是重点对象
       
          通告中指出,考试焦虑是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大部分学生都会有类似症状。以下八类学生需特别注意:
       
          1.复习迎考阶段情绪表现异常者。
       
          2.考前几次模拟考(适应性考试)有挫折经历,或有考试挫折经历者。
       
          3.近期整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安者。
       
          4.出现厌学、摔书本摔试卷,或不想上学、不愿考试者。
       
          5.复习迎考期间家庭失和或家庭有变故者。
       
          6.近期与父母(或同学)关系出现紧张者。
       
          7.近期感到身心疲惫,或出现持续性难以入睡者。
       
          8.中高考及期末考试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情绪失控需要接受心理援助者。
       
          建议:家长多做“减法”少做“加法”
       
          通告中也向各学校提出了工作建议。
       
          第一、学校应在每个班级设置一名心理委员,全面了解学生在复习与考试期间的心理状况,重点关注因复习考试失常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异常表现的学生,及时进行预警干预。
       
          第二、积极开展考前心理辅导活动。对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以考试焦虑、自卑等为主要特点的负性心理因素进行积极的教育干预。对考试失常的学生进行持续性的考后心理危机干预。
       
          “把考试作为亲子教育中培养感情的一次重要经历,不重点关注成绩的高低,把每次考试后的原因分析放在首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敏明说。
       
          周敏明告诉记者,学生在考试期间产生焦虑心情是正常的表现,此时家长的行为举止对孩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帮孩子减压、关注孩子的情绪波动比关注成绩来得更为重要。
       
          周敏明说:“考试期间,家长应多做‘减法’,少做‘加法’。尽量不把自己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不做过多的改变去影响孩子考前的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6 14:21 , Processed in 0.068387 second(s), 13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