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5|回复: 2

2017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8月16)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8-18 21: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8月16)
          阅读练习题及解析(一)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的梧桐下,总这样忱惜地说。
       
          这侏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屋前的石阶,虽仅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渐渐打在桐叶上的雨点,诗意也两家分享。
       
          不幸,园里蚂蚁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的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把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了,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丽了。
       
          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哎!可恶。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折了它的志气。
       
          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生新的芽,叶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秋天,老柏和香橙还沉郁着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年近古衡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意聒?现在它的叶子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速了葱茏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醉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的悲叹。
       
          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风凉露中泛满浅紫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鹿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杂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凉,它要僵恋,它愿意在花儿冷香里!
       
          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似的说。
       
          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吗?
        【习题请点击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6-8-18 21: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习题】
       
          1、这是一篇托物言志抒情散文,请概括其主要内容:
       
          2、本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4、凸的梧桐的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请点击下一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6-8-18 23: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答案:
       
          1、本文描述了一株濒临枯死的凸的梧桐,即使在遭到风和雷雨的劈折、蚂蚁的啃蚀后,春天到来时,仍然萌新的芽。
       
          2、作者赋予梧桐以顽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生命力。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希望之情。
       
          3、欲扬先抑、首尾呼应。并运用了侧面烘托和类比手法。
       
          4、(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21 15:21 , Processed in 0.094357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