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6-29 15: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8、社会经历的匮缺,对新知识的渴求和情绪的易于波动,导致他们的态度较少定势。但从小便习得的、已定型的态度仍具有持续性。。
态度的认识因素与情感因素易于产生不协调性,即理智上认为应该(或不应该)而情感上却不然。这是由此阶段学生情感特点所决定的。
9、由于身体急剧变化,他们感到已长大成人,希望自己支配自己,并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不少情况下开始对师长表现出不驯服,要来成人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但因为处在转折时期,思想和行动还未脱稚气,所以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常常充满矛盾,很容易自以为是。
由于发现了不同于外部现实的内心世界,所以初中时期便产生了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欲望和能力。他们开始较为强烈地关注自己的相貌、成就、地位等,并据此确定自己的行动目标和方式。
10、为了补偿由闭锁心理而带来的孤独感和苦闷感,友谊便成了青年期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他们渴望得到安慰理解和以此充实精神生活。
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价值观逐步定向,导致他们开始以地位对等、态度一致、情趣相投等原则来选择交往对象和朋友。
一旦根据上述择友原则加入或组成某一非正式群体,便会对该群体的规范产生极大的认同,从而该群体便会成为影响个人品质的重要因素。
11、性意识的普遍萌生,致使异性同学间的交往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且交往方式带有很强的个性特征。如有的仍然格守“男女界线”,有的喜欢与异性同学(往往并非特指)一起参加活动,有个别的已开始思慕起某个特定的异性。
由于这个时期比较缺乏青春期知识、自制能力和社会道德意识,所以相对高中时期来说,男女同学的交往中“出格”的较多。
12、开始将个人的主动适应替代了原先对外界要求的被动迎合,即在社会适应方面的自觉性和选择性得到飞跃性的发展。
三、【初一新生的心理】:心理状态分析。
1、师生、同学关系较为陌生
在小学,由于上课科目少,教师的数量相对也少,教师长时间呆在班中,给予学生的则是“保姆式”的管理方式。一位教师往往跟一个班走几年,甚至带上六年,各方面管理得比较细致,从而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依赖感。而到了中学,教师数量明显增多,班主任也不像小学一样总能看得到,学生觉得教师离自己很远,从而找不到依靠。初入中学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彼此陌生,很难一下子熟悉,因此,每当下课的时候,学生总爱找各自的小学同学一起玩,形成了自发的小团体,由于学生在小学度过了六年的时光,往往很少体验到改变环境的经历,自然依恋着旧时的群体。师生、同学关系的陌生,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一定的负担,这种中、小学衔接中人与人交往引导十分必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