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5|回复: 2

[练习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与答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8-20 10: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积累·感知】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据拼音写汉字
          确凿___ 油蛉___ 觅食___ 倜傥___
          菜qí___ jiàn___赏 蝉tuì___ kuī___甲
          二.形似字注音组词
          躁( )___ 博( )___ 瞪( )___
          燥( )___ 搏( )___ 澄( )___
          澡( )___ 膊( )___ 蹬( )___
          臊( )___ 薄( )___ 橙( )___
          三.先解释加点字,再解释词语
          1. 人迹罕至:
          2. 人声鼎沸:
          3. 高枕而卧:
          4. 朝花夕拾:
          四.用下列句式造句
          1.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2. 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 全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文中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3. 你怎样理解文中学生的提问和先生的态度?
          4. 你会对文中的先生持什么态度?
          【体验·探究】
          六.课内语段阅读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 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
          2. 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写视觉的:
          写听觉的:
          写味觉的:
          3. 文段开头的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
          4. 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5.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6.“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运用这种手法再续写两个句子。
          7. 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
          8. 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七. 深入探究下列问题
          1.对于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有人认为在作者看来是枯燥乏味的,有人认为也不乏情趣?你同意什么看法,试从文中找出能证明你观点的句子,略作分析。
          2.如果你认为三味书屋也是充满乐趣的,那请你说说三味书屋的乐趣与百草园的乐趣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
          【实践·拓展】
          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98
发表于 2016-8-20 11: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给美丽做道加法
          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响声,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
          靠窗那排坐在最后的同学,弄碎了一块小镜子。
          这是上午的第二节课,老师的讲述已停下来,同学们正在进行课堂练习。有初冬的阳光从窗外涌进来,流淌在摊开着的课本上的字里行间。男老师在教室的课桌间来回踱步,看长长短短的七排秀发及秀发下亮晶晶的112粒黑葡萄,捕捉沙沙的写字声合成的音乐,他感觉到自己好像一位农民在田间小憩,擦汗的同时聆听着庄稼的拔节之声。
          一个小姑娘心爱的小镜子摔坏了。
          教室里低低地有了议论:
          “臭美!拌啥酷呀!”
          “上课怎么能照镜子?”
          “活该受批评。”
          “看老师怎么办?”
          老师没有言语,他有意无意地听着同学的每一句议论。这些女孩子呀,全十五六岁年龄,作为旅游职业高中的新生,脸蛋身材口齿当初都曾精心挑选,一笑甜爽爽的,开了口也如一巢小鸟,三五分钟是静不下来的。男老师的心里笑着,他知道她们在等讲台上的反应。
          其实,开始练习后不久,老师就看见那位同学悄悄摸出了小镜子。他看到她将镜片偷偷压在作业本下,写几笔就照一照。借着阳光,一只蝴蝶形的淡黄色的发卡舞动在她的前额,花季的脸蛋真是漂亮。
          男老师想提醒她,但一时没有想好合适的话,现在经同学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
          他微笑着先开口问了一个物理问题。
          “请说说平面镜的作用。”
          “有反射作用。”这很简单,全班56个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呀,”老师说,“同学们,几分钟前,我们教室里56位同学变成57朵花,有一个同学借着镜子反射出一朵。但是镜中的花是虚的,镜片只能反射美丽,并不能增加美丽,要增加美丽或者让美丽面对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还是保持不变,我们惟一的办法是从另一方面给它再一笔笔添上加数。这加数是指:我们一次次做进步的努力,一次次为自己的目标不轻言放弃,或者,一次次向我们的周围伸出自己的手……而此刻,对坐在教室的你来说,帮助你增加美丽的是你桌上的书本。”
          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一池吹皱的春水再度平静。
          当天晚自习时,照镜子的小女孩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话——给美丽做道加法。
          1. 根据上下文语境解释下面词语:
          ①小憩:
          ②酷:
          2. 文中“反射美丽”与“增加美丽”中的“美丽”一词含义是否一样,请作简要分析。
          3. 文中加点的“灵感”一词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 写文章要前后照应,按要求作答。
          ① 找出与题目中“美丽”一词相照应的句子。
          ② 找出首尾相照应的句子。
          5. 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老师感觉的描写,请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 概括分析文中男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7. 分析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① 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
          ② 给美丽做道加法。
          8. 这是一则充满智慧之美,人性之美的课堂小插曲,在你的课堂生活中,一定也有不少让你记忆犹新的小插曲吧!也请你描绘出其中最精彩的一则吧!
          九.请相互合作,查阅有关书籍,理解“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含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答案
          一.略。
          二.略。
          三.1.罕,稀少。少有人来。 2.沸,水开。形容人声喧闹。 3.高,垫高。形容无所顾虑。 4.拾,采摘。 早晨开花,傍晚采摘。引申为晚年回忆少年事。
          四.略。
          五.1.写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2.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3.学生提问说明有好奇心,有求知欲望,应予肯定。而先生拒绝回答,这是因为学生在不合适的时间提出了不相干的问题,违犯了教学秩序和师道尊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弊端,应予否定。 4.言之有理即可。如:主要是敬慕的态度,因为他为人正派,知识渊博,同时严而不厉,很爱学生,很少体罚。
          六.1.详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略写对百草园的总体印象。 2.视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向云霄里去了。听觉: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味觉:又酸又甜。 3.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单是”呼应,既表达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 4.①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②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5.表现出“我”猎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又表现出百草园对“我 ”来说,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 6.拟人。续写略。 7.写出两条即可。如①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②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③融情入景,景中有人。④层次井然,条理分明。表明童年时代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七.1.言之有理即可。 2.言之有理即可。相同点如:都是儿童之乐,表现儿童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对草木虫鸟的独特享受,对自由欢乐的追求……不同点如:百草园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凝重的学堂;百草园之乐源于自然的厚赐,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与快乐的追求;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只能暂借片刻逍遥……
          八.1.短时间的休息 特别美或者漂亮 2.不一样。前一个“美丽”指容貌的好看,后一个“美丽”既指容貌的好看,又指内在的美(心灵的美,知识的渊博) 3.①老师想以平面镜的作用为切入点启发同学②引导学生认识如何看待美。 4.①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 长长短短的七排秀发及秀发下亮晶晶的112粒黑葡萄, 脸蛋身材口齿当初都曾精心挑选,一笑甜爽爽的。②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声音,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一池吹皱的春水再度平静。 5.描绘出老师辛勤耕耘的形象,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看到学生成长的喜悦之情。 6.是一个善于教育学生的好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7.①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的磨砺,青春的美将逐渐减退。②丰富文化知识,提高道德修养,奉献真挚的爱……都是在不断完善自我,增添美丽。 8.略。
          九.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98
发表于 2016-8-20 12: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初一年级语文课堂同步练习题

                                · 4bb2ec8c1c61109.shtml (20.57 KB, 下载次数: 10)

                                · 4bb2ebae93dba09.shtml (20.46 KB, 下载次数: 6)

                                · 4bb2eb1eba5c509.shtml (20.89 KB, 下载次数: 9)

                                · 4bb2ea952d97009.shtml (21.77 KB, 下载次数: 6)

                                · 4bb2ea02b22cf09.shtml (21.52 KB, 下载次数: 6)

                                · 4bb2e994d171409.shtml (21.26 KB, 下载次数: 6)

                                · 4bb2e7029036509.shtml (22.78 KB, 下载次数: 6)

                                · 4bb2e68d39f0d09.shtml (22.49 KB, 下载次数: 8)

                                · 4bb2e6265d34409.shtml (24.12 KB, 下载次数: 5)

                                · 4bb2e5b7a2c5f09.shtml (23.23 KB, 下载次数: 5)

                                · 4b8f50b8e50b209.shtml (21.2 KB, 下载次数: 6)

                                · 4b8f5062796e909.shtml (22.44 KB, 下载次数: 5)

                                · 4b8f4fe9e4fe009.shtml (22.56 KB, 下载次数: 5)

                                · 4b8f4f609125e09.shtml (20.09 KB, 下载次数: 6)

                                · 4b8f4efcd3e2909.shtml (19.35 KB, 下载次数: 11)

                                · 4b8f4e8d1d2cb09.shtml (19.15 KB, 下载次数: 6)

                                · 4b8f4e3cca39c09.shtml (21.11 KB, 下载次数: 6)

                                · 4b8f4de468b4209.shtml (20.89 KB, 下载次数: 5)

                                · 4b8f4d6b4742909.shtml (22.52 KB, 下载次数: 5)

                                · 4b8f4cff4c22709.shtml (20.36 KB, 下载次数: 6)

                                ·《短文两篇》

                                ·《真正的英雄》

                                ·《登上地球之巅》

                                ·《荒岛余生》

                                ·《伟大的悲剧》

                                ·《口技》

                                ·《观舞记》

                                ·《竹影》

                                ·《安塞腰鼓》

                                ·《社戏》

                                ·《孙权劝学》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音乐巨人贝多芬》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邓稼先》

                                ·《木兰诗》

                                ·《土地的誓言》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最后一课》

                                ·《黄河颂》

                                ·《伤仲永》

                                ·《诗两首》

                                ·《丑小鸭》

                                ·《爸爸的花儿落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走一步,再走一步 》

                                ·《生命 生命》

                                ·《紫藤萝瀑布》

                                ·《童趣》

                                ·《理想》

                                ·《短文两篇》

                                ·《人生寓言》

                                ·《我的信念》

                                ·《论语十则》

                                ·《春》

                                ·《济南的冬天》

                                ·《山中访友 》

                                ·《秋天》

                                ·《古代诗歌五首》

                                ·《化石吟》

                                ·《看云识天气》

                                ·《绿色蝈蝈》

                                ·《寓言四则》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女娲造人》

                                ·《郭沫若诗两首》

                                ·《皇帝的新装》

                                ·《世说新语》

                                ·《诗两首》

                                ·《散步》

                                ·《羚羊木雕》

                                ·《风筝》

                                ·《山市》

                                ·《月亮上的足迹》

                                ·《口技》

                                ·《观舞记》

                                ·《竹影》

                                ·《安塞腰鼓》

                                ·《社戏》

                                ·《孙权劝学》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音乐巨人贝多芬》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邓稼先》

                                ·《女娲造人》《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寓言四则》

                                ·《郭沫若诗两首》

                                ·《皇帝的新装》

                                ·《世说新语两则》

                                ·《散步》《诗两首》

                                ·《羚羊木雕》

                                ·《风筝》

                                ·《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山市》

                                ·《看云识天气》

                                ·《化石吟》

                                ·《古代诗歌五首》

                                ·《山中访友》《秋天》

                                ·《济南的冬天》

                                ·《春》

                                ·《论语》十则

                                ·《短文两篇》《人生寓言》《我的信念》

                                ·《理想》

                                ·《童趣》课后训练题与答案

                                ·《紫藤萝瀑布》

                                ·《走一步再走一步》

                                ·《在山的那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6 06:38 , Processed in 0.109925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