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6|回复: 2

[练习题] 《爸爸的花儿落了》练习题与答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8-20 10: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爸爸的花儿落了
          【积累·感知】
          一.据拼音写汉字
          衣jīn___ 肿zhàng___ 叮zhǔ___ 廊yán___
          lǎn___ 惰 liāo___ 起 lí___歌 zhà___栏
          二.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 )____ ( )____ ( )____
          转( )____ 扎( )____ 夹( )____
          ( )____ ( )____ ( )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上恰当的词语
          1.我上学___要晚了,___要被妈妈逼着穿上肥大的夹袄。
          2.___迟到了,___老师并没有罚我站,这是___下雨天可以原谅的缘故。
          3.我___很害怕,___也得硬着头皮去___这是爸爸说的,___什么困难的事,___硬着头皮去做,___闯过去了。
          四.给下面的歌词拟个标题,再仿照歌词写一段话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标题:
          仿写: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 课文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双重含义是什么?
          2. 课文的线索是什么?
          3. 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4. 全文插叙了哪几件事?用简洁语言概括。
          5. 全文以“花”开头,又以“花”结尾,作用是什么?
          6. 贯穿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体验·探究】
          六.课内语段阅读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了。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这样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到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文段写花实际是为了写爸爸,花的衰落,花的凋谢,暗示了爸爸的生命是不可换回的。请把这句话找出来。
          2.文段中哪些地方直接刻画了爸爸的花儿落了?
          3.文段中有一处用了省略号,分析其作用是什么?
          4.文段开头为什么反复写“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6-8-20 10: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5.文中描写弟妹们顽皮天真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6.从文段中找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7.文段中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七.深入探究下列问题
          1. 结合英子的成长历程,谈谈你从中领悟到些什么?
          2. 结合你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你对成长有什么体验?
          【实践·拓展】
          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 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早已狼藉着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就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了一尊雕像。
          ② 树阴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阴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个比仲春的冰还薄的笑,小声嗫嚅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③ 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
          ④ 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半个小时,也许是一个小时,母亲就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 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⑥ 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⑦ 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⑧ 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我的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嗫( )嚅( )
          2.段①中“盯”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3.文中刻画母亲的形象,段①主要使用___描写和___描写。段⑦主要使用___描写和___描写。
          4.为什么当有人劝母亲挪到树阴下时,她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个比仲春的冰还薄的笑?
          5.母亲在烈日下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只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这说明了什么?
          6.你怎样理解段③那一句话?
          7.为什么说“这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8.当母亲昏迷不醒的时候,医生为什么还在“微笑”呢?
          9.面对如此令人感动的母爱,你可曾想到过给母亲怎样的回报?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九.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者林海音的有关情况,并课外阅读《城南旧事》。
          爸爸的花儿落了答案
          一.略。
          二.略。
          三.略。
          四.标题,如:告别、离别…… 仿写略。
          五.1.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又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2.爸爸爱花、毕业典礼。 3.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为“我”的成长起到了引路的作用。 4.①父亲叮嘱②赖学被打③父亲爱花 5.前呼后应。“花”在文中有象征意义:花儿开得旺,爸爸身体健康;花儿落了,爸爸离开人世。 6.失去父亲的痛楚与无奈和深深的眷念之情。
          六.1.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了,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2.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了,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石榴树下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 3.表示话还没说完。 4.“我”急于回家见到爸爸,告诉他这一天的情况和自己的收获。 5.侧面烘托我的懂事、我的长大。 6.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7.“我”已经从老高所说的噩耗中清醒过来,显得“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我”已经意识到在爸爸离世之后,自己要担负起家庭的很大一部分责任,知道“这里就数我大了。”。
          八.1.niè rú 2.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注视。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3.外貌、神态、动作、语言。 4.略。言之有理即可。 5.母亲虽然干渴难忍,但她的心中只有儿子,因此忍着干渴也不忍心离开半步。 6.略。言之有理即可。 7.略。言之有理即可。 8.医生明白母亲昏迷不醒的真正原因,他有把握把母亲救醒。 9.言之有理即可。
          九.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6-8-20 11: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初一年级语文课堂同步练习题

                                · 4bb2ec8c1c61109.shtml (20.57 KB, 下载次数: 4)

                                · 4bb2ebae93dba09.shtml (20.46 KB, 下载次数: 6)

                                · 4bb2eb1eba5c509.shtml (20.89 KB, 下载次数: 4)

                                · 4bb2ea952d97009.shtml (21.77 KB, 下载次数: 5)

                                · 4bb2ea02b22cf09.shtml (21.52 KB, 下载次数: 3)

                                · 4bb2e994d171409.shtml (21.26 KB, 下载次数: 7)

                                · 4bb2e7029036509.shtml (22.78 KB, 下载次数: 4)

                                · 4bb2e68d39f0d09.shtml (22.49 KB, 下载次数: 7)

                                · 4bb2e6265d34409.shtml (24.12 KB, 下载次数: 4)

                                · 4bb2e5b7a2c5f09.shtml (23.23 KB, 下载次数: 6)

                                · 4b8f50b8e50b209.shtml (21.2 KB, 下载次数: 3)

                                · 4b8f5062796e909.shtml (22.44 KB, 下载次数: 3)

                                · 4b8f4fe9e4fe009.shtml (22.56 KB, 下载次数: 3)

                                · 4b8f4f609125e09.shtml (20.09 KB, 下载次数: 1)

                                · 4b8f4efcd3e2909.shtml (19.35 KB, 下载次数: 5)

                                · 4b8f4e8d1d2cb09.shtml (19.15 KB, 下载次数: 4)

                                · 4b8f4e3cca39c09.shtml (21.11 KB, 下载次数: 3)

                                · 4b8f4de468b4209.shtml (20.89 KB, 下载次数: 4)

                                · 4b8f4d6b4742909.shtml (22.52 KB, 下载次数: 4)

                                · 4b8f4cff4c22709.shtml (20.36 KB, 下载次数: 2)

                                ·《短文两篇》

                                ·《真正的英雄》

                                ·《登上地球之巅》

                                ·《荒岛余生》

                                ·《伟大的悲剧》

                                ·《口技》

                                ·《观舞记》

                                ·《竹影》

                                ·《安塞腰鼓》

                                ·《社戏》

                                ·《孙权劝学》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音乐巨人贝多芬》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邓稼先》

                                ·《木兰诗》

                                ·《土地的誓言》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最后一课》

                                ·《黄河颂》

                                ·《伤仲永》

                                ·《诗两首》

                                ·《丑小鸭》

                                ·《爸爸的花儿落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走一步,再走一步 》

                                ·《生命 生命》

                                ·《紫藤萝瀑布》

                                ·《童趣》

                                ·《理想》

                                ·《短文两篇》

                                ·《人生寓言》

                                ·《我的信念》

                                ·《论语十则》

                                ·《春》

                                ·《济南的冬天》

                                ·《山中访友 》

                                ·《秋天》

                                ·《古代诗歌五首》

                                ·《化石吟》

                                ·《看云识天气》

                                ·《绿色蝈蝈》

                                ·《寓言四则》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女娲造人》

                                ·《郭沫若诗两首》

                                ·《皇帝的新装》

                                ·《世说新语》

                                ·《诗两首》

                                ·《散步》

                                ·《羚羊木雕》

                                ·《风筝》

                                ·《山市》

                                ·《月亮上的足迹》

                                ·《口技》

                                ·《观舞记》

                                ·《竹影》

                                ·《安塞腰鼓》

                                ·《社戏》

                                ·《孙权劝学》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音乐巨人贝多芬》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邓稼先》

                                ·《女娲造人》《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寓言四则》

                                ·《郭沫若诗两首》

                                ·《皇帝的新装》

                                ·《世说新语两则》

                                ·《散步》《诗两首》

                                ·《羚羊木雕》

                                ·《风筝》

                                ·《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山市》

                                ·《看云识天气》

                                ·《化石吟》

                                ·《古代诗歌五首》

                                ·《山中访友》《秋天》

                                ·《济南的冬天》

                                ·《春》

                                ·《论语》十则

                                ·《短文两篇》《人生寓言》《我的信念》

                                ·《理想》

                                ·《童趣》课后训练题与答案

                                ·《紫藤萝瀑布》

                                ·《走一步再走一步》

                                ·《在山的那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6 06:53 , Processed in 0.091006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