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1|回复: 0

[练习题] 《苏州园林》练习题与答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8-21 09: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州园林
  一、测测你的注音速度!(加油!)
  斟酌(    )  镂空(   )  砌砖(   )  嶙峋(    )
  池沼(   )   模样(   )  着眼(   )  蔷薇(    )
  阑干(   )   轩榭(    )
  二、你能像下面(  )项一样写不错吗?(要细心哦!)
  A.工细 丘壑 闲适  别具匠心 因地治宜
  B.败笔 雷同 明艳  自出新裁 无所依傍
  C.鉴赏 彩绘 盘曲嶙峋 重峦叠障 珠光宝气
  D.堆叠 阅历 蔓延  俯仰生姿 玲珑
  三、快来试一试--对号入座!(很有意思!)
  鉴赏 观赏 欣赏
  ①公园里有很多可供(    )的花木。
  ②谁如果要(    )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③他很(    )这个建筑的独特风格。
  四、快给它们命名。
  ①重重叠叠的山峰。(      )
  ②有的向下,有的向上,形成种种美的姿态。(      )
  ③考虑事情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
  五、如果你是作者,你怎样解释下面语段中的问题?(够紧张!)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苏州园林》作者   ,名  ,著名的  家、  家。我们曾学过他的一篇童话《   》。
  2.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
  3.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      )
  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
  c.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
  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中"败笔"改为"地方"可否?为什么?
  5.最后一句要是改为"每一个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效果会怎样?哪种说法好?
  六、试着做个小才子
  运用你所学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写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简单介绍你经常使用的一种文具,要求说出它的特点。(例如:文曲星、mp3等)
  参考答案
  苏州园林
  一、zhēn zhuó lòu qì lín xún zhǎo mú zhuó qiánɡ wēi lán xuān xiè
  二、D(因为A项中"因地治宜"的"治"应为"制";B项中"自出新裁"应为"自出心裁";C项中的"盘曲嶙峋"应为"盘屈","重峦叠障"应为"叠嶂";只有D项全部正确,所以选D)
  三、①观赏 ②鉴赏 ③欣赏
  四、①重峦叠嶂 ②俯仰生姿 ③斟酌
  五、1.叶圣陶 绍钧 教育 文学 古代英雄的石像
  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a.列数字 b.举例子、打比方 c.作比较
  4.不可以。因为句中的"败笔"是与上半句中的"图画"相照应,换成"地方",则没有这层照应了。
  5.效果会不好。第一种说法好。第一种说法是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强调了苏州园林设计的成功,确实能够做到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后一种是肯定句,语气不如前一种双重否定句强。
  六、要求: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恰当的说明方法,生动准确地说明文具的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9 02:56 , Processed in 0.060287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