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0|回复: 1

[练习题] 《陈涉世家》课后练习题与答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8-22 09: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涉世家》练习
          (一)
          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文中加"~~~"的"行""数"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xíngshǔB.xíngshuòC.hángshǔD.hángshuò
          2.解释加点的词。
          (1)发(2)会:______(3)亡:____(4)等:_____
          (5)怜:(6)诚
          3.下面句子加点的"以"的用法与"扶苏以数谏故"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等死,死国可乎?
          (2)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5、译文确切的一项是()
          (1)天下苦秦久矣。
          A、天下人困苦,秦的统治就长久了。
          B、天下人感到困苦,都认为秦的统治太久了。
          C、天下人苦于秦的统治太久了。
          D、天下人让秦吃苦太久了。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A、会合时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是没有希望了。
          B、遇上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失去希望了。
          C、会合时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超过期限了。
          D、正遇上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超过期限了。
          6.用文中原句填空。
          陈胜、吴广"举大计"的直接原因是;"举大计"的根本原因是
          ;他们谋划起义、发动群众的策略是____________。
          7、选文能表现陈胜所说的"鸿鹄之志"的词句是:
          8、用波浪线划出文中写陈胜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语句。
          9.用文中的词语组成两个四字的短语,概括陈胜、吴广用鬼神来"威众"的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解释加点字。
          (1)广故数言欲亡()(2)尉果笞广()(3)并杀两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广故数言欲亡故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
          B.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公等遇雨,皆已失期等死,死国可乎}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属予作文以记之}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起义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5.文段记述了陈胜发动起义的过程,他向士卒发出号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提出"____________"这一千古流传的体现人人平等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名言。
          6.用原文中的四个四字短语概括起义的经过。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
          参考答案:(一)1.(1)D2.(1)征调(2)适逢(3)逃跑(4)同样(5)爱怜(6)果真3.C4.(1)同样是死,我们为国事而死好吗?(2)士兵中到处谈论,都指指点点,互相示意陈胜。5.(1)C(2)D6、"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7.举大计死国8、乃丹书帛曰……陈胜王9、鱼腹置书篝火狐鸣
          (二)1.逃跑用鞭、杖或竹板打一共2.D3.(1)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2)即使仅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的人也得死去十分六七。4."遇雨失期,失期当斩"5.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6.(1)激怒其众(2)并杀两尉(3)召令徒属(4)为坛而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6-8-22 11: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初三年级语文课堂同步练习题
· 4eb7a2be4d1fa50.shtml (82.83 KB, 下载次数: 1)
· 4eb791a2a28e850.shtml (82.4 KB, 下载次数: 1) · 4eb79d29b6ba350.shtml (83.23 KB, 下载次数: 2)
· 4b907649c8e6f50.shtml (24.84 KB, 下载次数: 0) · 4b9075e7a161050.shtml (25.04 KB, 下载次数: 0)
· 4b90755dab1e950.shtml (26.36 KB, 下载次数: 2) · 4b9074e4f177950.shtml (25.67 KB, 下载次数: 0)
· 4b907443533dd50.shtml (28.86 KB, 下载次数: 0) · 4b9073bd0f5fa50.shtml (24.35 KB, 下载次数: 1)
· 4b907244ee5bf50.shtml (21.06 KB, 下载次数: 0) · 4b90718d8dee050.shtml (21.45 KB, 下载次数: 0)
· 4b9070d53ff5e50.shtml (20.25 KB, 下载次数: 1) · 4b90704d9fecd50.shtml (19.68 KB, 下载次数: 1)
· 4af3b62cb25c250.shtml (21.02 KB, 下载次数: 0) · 4af3b5bbbe53850.shtml (21.4 KB, 下载次数: 1)
· 4af3b55f355e450.shtml (22.64 KB, 下载次数: 0) · 4af3b4954aef950.shtml (22.66 KB, 下载次数: 0)
· 4af3b42d7921350.shtml (21.48 KB, 下载次数: 2) · 4af3b3b4ccc1d50.shtml (20.74 KB, 下载次数: 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求知》
·《发问的精神》·《言外之意》
·《怀疑与学问》·《灰姑娘的时钟》
·《哨子》·《想和做》
·《谈骨气》·《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
·《我的叔叔于勒》·《古代诗词五首》
·《诗经》两首·《威尼斯商人》
·《愚公移山》·《曹刿论战》
·《夏日原野上的追赶》·《月是故乡明》
·《一桩奇特的诉讼案》·《竹林深处人家》
·《春风》·《常读常新的人鱼故事》
·《人民解放军横渡过江》训练题与答案·《陋室铭》
·《海燕》·《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农村调查》·《怎样丢掉学生腔》
·《孤独之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军刀》·《窗》
·《把"不能"埋葬起来》·《秃梧桐》
·《燕子》·《沙之聚》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隆中对》·《范进中举》
·《捕蛇者说》测试题(一)·《捕蛇者说》测试题(二)
·《陈涉世家》测试题(一)·《陈涉世家》测试题(二)
·《出师表》·《公输》
·《唐睢不辱使命》·《送东阳马生序》
·《醉翁亭记》·《雨说》
·《香菱学诗》·《沁园春 雪》

4eb7a83ce07bd50.shtml

82.23 KB, 下载次数: 1

4eb7a83ce07bd50.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07:55 , Processed in 0.101433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