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6|回复: 1

[练习题] 《陈涉世家》测试题与答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8-22 09: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16课陈涉世家测试题
          [学在课前]
          1.给加点字注音。
          ①阳夏()②嗟()乎③闾()左④谪()戍⑤皆次当行()⑥陈胜王()⑦罾()⑧篝()火⑨笞()广⑩被()坚执锐
          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⑴今亡亦死()
          ⑵辍耕之龚上()
          ⑶若为佣耕
          ⑷发闾左谪戍渔阳
          ⑸念鬼
          ⑹夜篝火
          ⑺此教我先威众耳
          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⑼比至陈
          ⑽刑其长吏
          3.本文的作者是代著名的史学家、家(人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鲁迅称之为""。
          4.读完课文,陈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堂探究]
          (一)问题探究
          1.比较加点词语的不同用法。
          (1),之
          辍耕之龚上()
          怅恨久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楚人怜之()
          (2),死
          等死()
          死国可乎()
          (3),以
          以激怒其众()
          祭以尉首()
          扶苏以数谏故()
          (4),而
          夺而杀尉()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写出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固以怪之矣()
          (2),陈胜王()
          (3),将军身披坚执锐()
          (4),为天下唱()
          (5),乃丹书帛曰()
          (6),忿恚尉()
          3.下列对陈胜的语言描写分别表现了陈胜怎样的性格?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找出句中的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作用。)
          5.秦末农民起义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请据课文内容加以说明。
          6.文章开头同时列出陈胜、吴广二人的姓名、籍贯、表字,文中写了二人合谋举事等内容,能否据此把本文看成是二人的合传,名为《陈涉吴广世家》?
          (二)语段探究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1.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公问其故扶苏以数谏故
          B.宜多应者宜乎众矣
          C.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
          D.或以为亡国恒亡
          2.解释加点词语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
          为天下唱唱:
          今或闻无罪或:
          会天大雨会:
          3.读下列语句,停顿不当的是()
          A.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下面句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的大意。
          A."失期,法皆斩"的大意是: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大意是:
          6.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起义的深刻历史背景。
          B."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是起义的直接原因。
          C."死国可乎"表现出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这段文字大意应概括为: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课外拓展]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思考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有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1.给下面文字加标点。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2.解释加点词语。
          略知其意
          梁以此奇籍
          3.翻译句子。
          毋妄言,族矣。
          4.选文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5.项羽与刘邦争霸,史称。
          6.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悲剧英雄。南宋词人李清照曾作诗怀念他,请写出其中的名句。
          (三)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天凤①元年,琅邪海曲有吕母者,子为县吏,犯小罪,宰②论杀之。吕母怨宰,密聚客,规以报仇。母家素丰,资产数百万,乃益酿醇酒,买刀剑衣服。少年来酤③者,皆赊与之,视其乏者,辄假衣裳,不问多少。数年,财用稍尽,少年欲相与偿之。吕母垂泣曰:"所以厚诸君,非欲求利,徒以县宰不道,枉杀吾子,欲为报怨耳,诸君宁肯哀之乎!"少年壮其意,又素受恩,皆许诺。其中勇士自号猛虎,遂相聚得数十百人,因与吕母入海中,招合亡命④,众至数千。吕母自称将军,引兵还攻破海曲,执县宰,诸吏啊头为宰请。母曰:"吾子犯小罪,不当死,而为宰所杀。杀人当死,又何请乎!"遂斩之,以其首祭子冢⑤,复还海中。……时吕母病死,其众分入赤眉、青犊、铜马中。
          (《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
          注:①.天凤:王莽建立"新"朝后所用年号之一,公元14-20年。②宰:官名,这里指县令。③酤:买酒。④亡命:冒险作恶的人不顾性命。⑤冢:坟。⑥赤眉、青犊、铜马:新莽末年农民起义军的名称。
          1.给下列各句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宰论杀之()
          A.议论
          B.评定
          C.研究
          D.定罪
          (2),规以报仇()
          A.谋划
          B.规劝
          C.分划
          D.规划
          (3),辄假衣裳()
          A.借
          B.凭借
          C.给予
          D.宽容
          (4),少年壮其意()
          A.健壮
          B.赞许
          C.雄壮
          D.觉得……悲壮而不同寻常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同法,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徒以县宰不道②以其首祭子家③诸吏叩头为宰请④而为宰所杀
          A.两个"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两个"为"的意义和用法也相同。
          B.两个"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两个"为"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C.两个"以"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两个"为"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D.两个"以"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两个"为"的意义和用法也不相同。
          3.把"所以厚诸君,非欲求利,徒以县宰不道,枉杀吾子,欲为报怨耳,诸君宁肯哀之乎"译成现代汉语。
          4.为了替儿子报仇,吕母做了哪些事?
          5.吕母的起义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参考答案:
          [学在课前]
          1.①jiǎ②jiē③lǘ④zhé⑤háng⑥wàng⑦zēng⑧gōu⑨chī⑩pī2(1)逃亡(2)去、往(3)你(4)同"谪"(5)考虑、思索(6)用笼子罩(7)威服(8)难道(9)等到(10)惩罚3、汉文学司马迁纪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4.略
          [课堂探究]
          (一)问题探究
          1、(1)去、往;音节助词;的;代项燕(2)死亡;为……而死(3)来;用;因为(4)表承接;表转折。2、(1)认为……怪异(2)为王(3)指武器(4)同"倡",倡导(5)用丹砂(6)使……恼怒3、略4、略5、略6、不能。①陈涉在起义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且建立了政权。②在后来扩大起义成果的战斗中吴广并未发挥积极作用。
          (二)语段探究
          l、D2、编次。同"倡",倡导。有人。适逢。3、D4、C5、略6、A
          [课外拓展]
          (一)1、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壬剪所戮者也。项氏世代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2、其:代项梁所教的兵法奇,以……为奇3、不要胡言乱语,(否则)要被灭族了!4、轻视学习,崇尚武力,胸怀大志,具有叛逆性格。5、楚汉相争6、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二)1八l)D(2)A(3)C(4)D2、D3、我厚待各位的原因,不是要求钱求利,只是因为县令残忍无道,冤杀了我的儿子,我要为儿子报仇罢了,你们难道不觉得痛心吗?4、吕母凭数百的家产,酿美酒,买刀剑衣服,把美酒赊欠给前来买酒的少年,对贫穷的人慷慨资助衣服。5、吕母聚起义是新莽末年赤眉起义的先驱,反映了当时阶级矛盾的不可调以及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98
发表于 2016-8-22 10: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初三年级语文课堂同步练习题
· 4eb7a83ce07bd49.shtml (82.23 KB, 下载次数: 37) · 4eb7a2be4d1fa49.shtml (82.83 KB, 下载次数: 36)
· 4eb791a2a28e849.shtml (82.4 KB, 下载次数: 43) · 4eb79d29b6ba349.shtml (83.23 KB, 下载次数: 36)
· 4b907649c8e6f49.shtml (24.84 KB, 下载次数: 32) · 4b9075e7a161049.shtml (25.04 KB, 下载次数: 53)
· 4b90755dab1e949.shtml (26.36 KB, 下载次数: 32) · 4b9074e4f177949.shtml (25.67 KB, 下载次数: 39)
· 4b907443533dd49.shtml (28.86 KB, 下载次数: 26) · 4b9073bd0f5fa49.shtml (24.35 KB, 下载次数: 40)
· 4b907244ee5bf49.shtml (21.06 KB, 下载次数: 36) · 4b90718d8dee049.shtml (21.45 KB, 下载次数: 37)
· 4b9070d53ff5e49.shtml (20.25 KB, 下载次数: 34) · 4b90704d9fecd49.shtml (19.68 KB, 下载次数: 33)
· 4af3b62cb25c249.shtml (21.02 KB, 下载次数: 34) · 4af3b5bbbe53849.shtml (21.4 KB, 下载次数: 39)
· 4af3b55f355e449.shtml (22.64 KB, 下载次数: 31) · 4af3b4954aef949.shtml (22.66 KB, 下载次数: 46)
· 4af3b42d7921349.shtml (21.48 KB, 下载次数: 29) · 4af3b3b4ccc1d49.shtml (20.74 KB, 下载次数: 4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求知》
·《发问的精神》·《言外之意》
·《怀疑与学问》·《灰姑娘的时钟》
·《哨子》·《想和做》
·《谈骨气》·《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
·《我的叔叔于勒》·《古代诗词五首》
·《诗经》两首·《威尼斯商人》
·《愚公移山》·《曹刿论战》
·《夏日原野上的追赶》·《月是故乡明》
·《一桩奇特的诉讼案》·《竹林深处人家》
·《春风》·《常读常新的人鱼故事》
·《人民解放军横渡过江》训练题与答案·《陋室铭》
·《海燕》·《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农村调查》·《怎样丢掉学生腔》
·《孤独之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军刀》·《窗》
·《把"不能"埋葬起来》·《秃梧桐》
·《燕子》·《沙之聚》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隆中对》·《范进中举》
·《捕蛇者说》测试题(一)·《捕蛇者说》测试题(二)
·《陈涉世家》测试题(一)·《陈涉世家》测试题(二)
·《出师表》·《公输》
·《唐睢不辱使命》·《送东阳马生序》
·《醉翁亭记》·《雨说》
·《香菱学诗》·《沁园春 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2 22:20 , Processed in 0.067117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