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8|回复: 3

2017年南京中考语文复习之病句修改八项注意及练习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9-1 15: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病句修改八项注意及练习
       
          辨析语病,是中考常见的题型之一。如何辨析语病,教学用书有介绍,不少教师也总结了不少方法,如语感审读法、主干枝叶梳理法、造句类比法等等。但是,这些方法操作起来较麻烦,而且有一定难度。纵观历年有关修改病句的试题,发现一些似曾相识的"面孔",仔细研究后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特征,现归结为八项注意,在这里结合例子向大家介绍,如果我们掌握了其中规律,就能快速而有效的辨析语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
       
          在涉及到复句的句子中,我们要注意它们的关联词,考虑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有无放错位置,语序是否合理等等。复句的关联词分单用和配对使用两种,如果句子中使用了必须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要注意它们的搭配是否恰当,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如果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则要留心两个分句的语序是否合理,看有无语序不当的语病。
       
          例1:想象不是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例2: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分析:例1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应用"不但……而且……",而"不是"应与"而是"搭配,例句就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了。
       
          例2"无论"是表示无条件的关联词,后面不能带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性的词组,例句中"和"应为"还是"。
       
          能力提升:
       
          1.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
       
          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3. 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4.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
       
          5."管住自己",不仅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6.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二.注意出现"禁止" "防止"类词的句子。
       
          有些词语,如"禁止" "防止""忌""避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命题者常增设否定词,造成句意相反,形成语病。在做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弄清本意是推行什么,还是阻止什么,再确定否定词的去留。
       
          例: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分析:例句中 "切忌"已有"不要"的意思,应去掉"不要"。
       
          能力提升:
       
          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2.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3.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4. 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5.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不发生事故.
       
          6.如何防止驻伊美军免遭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
       
          三.句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要注意。
       
          命题者也喜欢用多个否定词来迷惑考生,因此我们对反问句要有清楚的认识:肯定的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如果是双重否定句则表示肯定意思。在出现多个否定词时不妨算清究竟有几个,然后运用数学"负负得正"的理念去理解,如果发现有多余的否定词把本意弄反了,那么就可以确定有语病,就要把多余的否定词删去。
       
          例: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分析:"谁也不会否认……" 这一双重否定句已表示肯定意思,后面再套进"不是……"这一否定词,最终表示否定的意思。(三重否定表示否定。)应去掉"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6-9-1 17: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力提升:
       
          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2.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相信高科技不会给人类带来福音?
       
          3.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不受到责备吗?
       
          4.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
       
          5.近年来经济的发展,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6.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逃不过小作者的火眼金睛。
       
          四.注意句中的介词。
       
          介词的运用上,极易出现语病。这类句子常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介词短语做状语,另一部分有正常的句子主干,命题者就常在这里设陷阱,给两个部分都加上介词,使句子的主语隐藏了起来,造成成分残缺的语病。修改时常会发现两个介词删去任何一个都可以,这时仍要留心读句子,尤其有上下文的句子,准确把握句子的真正主语后,才把多余的介词删去。
       
          例:通过这次旅游,使我获得了不少收获。
       
          分析:介词"通过……","使……"与后面的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整个句子没有主语。应该去掉其中一个介词。类似的病句有很多如:
       
          通过这次才艺大赛,使我们增长了才能,陶冶了情操。
       
          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宁波市评为"全国文明城市"。
       
          能力提升:
       
          1.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2. 通过七八个孩子共同努力,终于把学校电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3.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4.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才使他打开思路,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5.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
       
          6.在海天一色的美景中,使我们陶醉了。
       
          五.注意并列短语的搭配、语序情况。
       
          这类句子常出现由并列短语作谓语部分或宾语部分的情况,命题者常设置搭配不当或语序不当的语病。若由动词性并列短语作谓语时,要注意语序是否合乎逻辑;此外就要留心它们是否都能与前面或后面的中心语搭配。
       
          例1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例2: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分析:例1句中先"讨论"再"听取"不合逻辑,属于语序不当的语病。应改为"听取并讨论"。例2 "注视和倾听着"这一并列短语中"倾听"可以与"报告"搭配,可"注视"与"倾听"就不能搭配了,句子犯了搭配不当的语病。删去"注视和"。
       
          能力提升:
       
          1. 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2. 只有坚持经久不息的冶炼和艰苦卓绝的开采,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3. 老知青在这本书中看到自己经历过的感受和状态。
       
          4. 同学们明确了学习态度和目的。
       
          5. 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6.由于加强了管理,我市的社会安全和隐患都有了保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6-9-1 18: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注意有关数量增减的句子。
       
          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对此我们要掌握它们的使用规则: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超过""最低"一类词;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否则产生矛盾。我们平时掌握好这些规则,即可以避开命题者的陷阱了。此外还要注意出现重复啰嗦的语病。
       
          例1:10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例2: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
       
          分析:例1使用 "减少" "降低""下降"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应改为几分之几或用百分比表示。例2"大约""左右"都表示不确定,重复了,应该删掉其中一个。
       
          能力提升:
       
          1.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2.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以上。
       
          3.我们的语文教材本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同类教材少好几倍。
       
          4. 由于"非典"的影响,今年来我市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同期降低了一倍以上。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种常用药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约35亿元左右。
       
          6.经调查,某社区18岁以下青少年吸烟人数前年高达120人,经过广泛宣传教育,今年已下降到60人,正好减少一倍。
       
          七.注意出现"能否""是否"等词的句子前后搭配情况。
       
          如果句子中有"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词时就要小心了,这个句子可能犯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因为这些词提出了两种情况,表示双提,它们后面相应得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承接,这样才能搭配。可是命题者常在这里设置语病,有的在双提词的后面跟了"能""否"等表示单承的词,有的则在单提词的后面跟了表示双承的词,造成前后表意不一致的逻辑错误。
       
          例1:一个人学习能否进步,与这个人善于钻研有重要关系。(2006年湖北省荆门市)
       
          例2: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2006年北京市)
       
          分析:例1 "学习能否进步"表示双提,后面与之对应的却是单承,前后不一致,产生语病。可以在"善于"后面加上"是否"。例2 "采取有效措施"是单提的,"能否顺利开展"是双提的,前后不一致。应该在"采取"前面加上"能否"。
       
          能力提升:
       
          1.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2006濉溪县)
       
          2.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3.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2006年湖南省长沙市)
       
          4.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5.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6.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7.人生的幸福,就在于是否能够相互搀扶。(2006年陕 西 省 )
       
          八.注意句子中词语的感情色彩。
       
          有些句子没有上述病态特征,从语法上看也没有语病,这时就要注意句子中的成语或词语的感情色彩,读题时要注意这个句子的褒贬义与使用的词感情色彩是否搭配。
       
          例: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分析:"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6-9-1 18: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力提升:
       
          1.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的行径。
       
          2.这次演讲比赛暴露出了很多才思敏捷的学生。
       
          3.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 小明犯了错误总好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还你好多句。
       
          5.我军识破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泸定桥,把他们消灭在河对岸。
       
          6.让国旗、军旗和区旗邀游太空这一举措的始作俑者,是两位在五星红旗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
       
          7.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2006年浙江省杭州市)
       
          以上介绍的这几种辨析语病的方法,简单易行、快速有效。当然,不是所有的语病都能通过这些方法辨析,做题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地运用解题方法。
       
          答案:
       
          一. 1.把"就能"改为"才能";
       
          2.把"也"改为"就";
       
          3.把"以及"改为"还是";
       
          4.把"不管"改为"尽管";
       
          5应为"不仅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更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 ;
       
          6.把"却能"改为"都能"。
       
          二.
       
          1.删去三个"不可";
       
          2.3.4.5.句删去"不";
       
          6.删去"免";
       
          三.
       
          分别删去1."不需要"、2."不会"、3."不受到"、4."不是"、5."不是"、6."逃不过"中的"不"。
       
          四.
       
          1.删去"使";
       
          2。删去"通过";
       
          3.删去"使";
       
          4.删去"才使";
       
          5.删去"从……中";
       
          6。删去"使"或删去"在"和"中"。
       
          五. 1. "改正并认识"应为"认识并改正";
       
          2. 应为"艰苦卓绝的开采和经久不息的冶炼";
       
          3.删去"感受和";
       
          4.删去"态度和";
       
          5.删去"优美的舞姿,"。
       
          六.
       
          1.把"一倍"改为"二分之一"或"50%";
       
          2. 删去"至少"或"以上";
       
          3.把" 好几倍"改为"几分之几";
       
          4.把"一倍以上"改为"50%以上"
       
          5.删去"约"或"左右";
       
          6.把"一倍"改为二分之一"或50%"。
       
          七.
       
          1.删除"能否";
       
          2.把" 是解决"改为"是能否解决";
       
          3. 删除"能否";
       
          4.把"是我们解决"改为"是我们能否解决";
       
          5.把"能否" 改为"可以";
       
          6.删去"能否";
       
          7.改为:人生的幸福,就在于能够相互搀扶。或:人生幸福与否,就在于是否能够相互搀扶。
       
          八.
       
          1."行径"改为"行为";
       
          2."暴露出"改为"涌现出";
       
          3." 洗心革面"改为"调整版面";
       
          4."举一反三"改为"百般抵赖";
       
          5."神机妙算"改为"阴谋诡计";
       
          6."始作涌者" 改为"首倡者";
       
          7."吹毛求疵"改为"精益求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2 07:06 , Processed in 0.06971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