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3|回复: 2

【老师帮忙】用功没用心 所以你的成绩总不见提高!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9-7 16: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孩子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却没有提高。今天我想讲一个案例。
       
          我们海边的老师和同学的联系比较亲密,每日一练的学生,除了每周末固定的两小时上课时间之外,周三、周四有些短期专题课程,周一到周五,每天还有十分钟左右的天天练习给学生做,学生做完了,拍照上传到系统,作为辅导老师,我则每天给孩子语音讲解练习,在讲解的时候,就在和孩子沟通了。
       
          这个案例里,我是给家长打电话回访的时候,家长在电话里说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真的很用功,但是成绩就是上不来,老师她是不是很笨,不适合学习呀?”
       
          我说,你再把孩子用功的情况详细说一下,我们来看看孩子怎么个用功法。
       
          她说,孩子每天晚上不开电脑不上网,总是在写啊写,作业还是写不完。考试前复习也特别认真,默背都让我帮她过好几遍,但考试还是有错,老师怎么办啊?
       
          聊了半天,孩子的问题不敢说,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孩子并不笨,也还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孩子只是在“用功”,并没有“用心”。
       
          我的家长讲了两个例子。一,这次期中语文考试,考前我还帮她把字词、古诗词全部听写了一遍,结果卷子发下来,还是有错,按理说已经听写过好几次了,不该错了呀;二、数学有一道题,她爸爸就记得给她讲过类似的题,她说还是没思路,当时应该是明白了呀。
       
          我突然有点点纠结,就是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她只是在“用功”,她用的功是通常我们说的“死用功”,她的“心”根本就没跟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346
发表于 2016-9-7 17: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来说,字词学过以后,常用的、简单的一般就不会错了,爱错的都是那些“易错”的,多音多义啊、笔画复杂啊,等等;古诗词也是,会背的话,就是其中的易错字了。用心的话,每次考前只把自己爱错的、之前错过的,整理总结一下,默写这些就行了,不用一晚上的功夫来听写全部字词。
       
          一般来说,数学一类题,你不会的时候,总是要先想一下,这个类似的题,老师讲的时候是什么思路、用什么公式定理,实在想不出来再去问,不能等着不会的时候找人讲一遍,讲一遍貌似是懂了,这道题算是会做了,但是这道题为什么这样做,思路是什么,那个地方是坑点、是难点,还是不清楚,下次遇到这类的题目还是想不出来。
       
          类似这样的问题,爸爸妈妈就没有发现,孩子她“用功”,只是表现给自己安心、表现给父母放心,她还处在“不会学”的阶段,或者说她还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学习是要用“心”的。
       
          通过这个案例,我想说,用心,其实无它,就是要不断的思考。
       
          一个人的学习,最省功又显效的方法之一,一定有一个“思考”。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也许就是一些“聪明”人的做法。
       
          这个字我为什么老是写错?我错在哪里了,是多了笔画还是写成了别字?认真想一次后,这个字在脑海里的印象会深刻的多,总结出来的规律也可以推广到其它字词上,字词就不那么难攻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6-9-7 17: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这道题还有什么思路,A方法为什么那么巧妙,B方法有什么特点,C方法是怎么想出来的?一道题如果能把它从几个角度想一遍,不会的时候先问自己几次,听别人讲了之后再整理一下,流畅的讲给别人,下次遇到还能不会吗?
       
          每一个人的学法不同,适合自己的方式不同,你只有用心了,你那些所谓的“用功”才会有价值,才会回馈你。不然那些“用功”,只能是辛苦了你。
       
          从这个案例再展开来,我还想说,“用心”的习惯,从小就可以培养。
       
          收拾书包,把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塞进书包,就没有用心。按照明天的课程表,把书、本分开,井井有条,这就是用心了。
       
          爸爸妈妈陪孩子读书,看见那本就读那本,就不够用心。有计划的阅读,故事类的读过好几本了,要读几本知识类的,或者读一本思想深刻一些的,这就比较用心了。
       
          另外,聚焦在学习上,归纳内容、整理方法、提炼思路,举一反三,在试错中不断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体会“巧妙”、体会“适合自己”、体会“简便”,都是在“用心”。
       
          有一句话“你要十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可以改编一下:“你要十分用心,才能看起来不用那么用功;你要十分用功,或许你可以用心点,而不用看起来那么用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7 07:23 , Processed in 0.087033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