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82|回复: 20

2016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大全(一)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9-13 14: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贵州省遵义卷】
          (五)杂诗(4分)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22.本诗语言有何特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应知故乡事”中的“应知”一词用得好,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杂诗(4分)
          22. (2分)本诗语言质朴、平淡.却又韵味无穷。
          23. (2分)“应知”一词近乎口语,又略带主现臆侧,生动地表现出“我”急于了解故乡风物人情的殷切乡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6-9-13 16: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贵州省安顺卷】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0-12题。(7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 ”终。以“ ”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
句作答)(2分)
          1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12.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3分)
          ①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赏析:
          【答案】10.(2分,每句1分)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爱湖东行不足
          11.(2分)思恕感情:抒发了诗人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答“对西湖日早春美景的热爱或赞美之情”也可)。
          12.(l)争、啄。(1分)(2)一个“争”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生动地描绘出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青春的活力与生机。(2分,言之成理即即
可)
          【解析】10.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提示“全诗以‘行’为线索”,阅读诗歌,通过诗人写景的顺序了解诗人的行踪,判断诗句作答。【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试题分析:此类写景的古诗,可以通过诗人所写景物的特点来体会诗人的情感。抓住本诗中“行不足”一
词结合全诗所写丰富的景物即可体会到诗人对自然之景的赞美之愔。【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试题分析:本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所谓“炼字”,指某一字在写景表意上有独特的效果,这类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往往用“以动写静”和“比喻拟人”等方法,来突出景物的奇特之处,表达作者情感。【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346
发表于 2016-9-13 16: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卷】
          9.下列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9.D )
          A.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
          诗句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给人留下了长长的余味。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人以梨花喻飞雪,比喻新颖,不仅把雪的洁白与鲜润揭示了出来,也给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温暖的感觉。
          D.大模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诗中的“圆”字和“直”字用得通真传神,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
          (一)古诗词赏析,完成13-15题。(7分)
          归园 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3.这首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劳动的地点及结果、 、 三层意思。(2分,每空1分)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五言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B.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人手,营造的却是醇美的诗意。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世俗的烦恼。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
          15.“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劳作的艰辛、作者的志趣。(2分,每空1分)14.D(2分)15.“带月荷锄归”,月下的诗人,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对田
园生活的喜爱和怡然自得。(3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6-9-13 18: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江西卷】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浣溪沙
          (宋)张孝祥①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②声里绣旗红。澹③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①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
于湖居士,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此词调名下,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②鞘(shāo):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③澹(dàn):恬静安然的样子。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一)6.【答案】C )(2分)
          A.词的上阕写边塞平原辽阔之景,还表明了此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心。
          B.上阕前两句描写了晴空万里、水天相接、鞭声响亮、红旗耀眼的景象。
          C.“澹烟衰草有无中”不仅描写了极目远望之景,还表明了词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心。
          D.词的下阙抒写了北望中原之无限感慨感慨以及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悲凉心绪。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向是(7.【答案】A )(2分)
          A.词的上阕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角度写景,时节鲜明,色彩明丽。
          B.“一尊浊酒戍楼东”一句在下阙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词的下阙抒发感慨,俨然可见一位爱国志士的形象。
          D.这首词气势雄健,意蕴深厚,体现了豪放之词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98
发表于 2016-9-13 19: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河北卷】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5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溪。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5.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一、(5 分)5.(2分)主人公追寻的那个人,在河的那一边。意思对即可。6.(3分)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6-9-13 20: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卷】
          四、古诗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14.“次北固山下”中的“次”的意思是① ,“乡书何处达”中的“书”是
          ② 的意思。(2分)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① 的思想感情,颈联通过景物描写暗示了② ,蕴含自然理趣。(2分)
          14.次(停留)或者“到”“抵达”;书(书信,信件)15.思念家乡;时光流逝(时序交替、季节变迁、新旧更迭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346
发表于 2016-9-13 21: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卷】
          (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15题。(6分)
          登幽州台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4、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15、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6-9-13 22: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卷】
          (二)诗歌赏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5.(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 的情怀?(2分)
          (2)请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2分)
          答:
          15.⑴设问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⑵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分析
合理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6-9-13 22: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河南卷】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0-21题。(共4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眷泥更护花。
          20.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示例: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符合诗意即可。2分)
          21. 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意思对即可。2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6-9-13 23: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卷】
          【古诗赏析】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揭示了作者和征人们怎样的共同心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这两句诗掲示了作者和征人们思念家乡却因未建功立业而无法回去的矛盾心理。评分标准:(2分〉思念家乡(思乡)1分,未建功立业而无法回去(爱国)
1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7 21:16 , Processed in 0.04577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