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2|回复: 1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齐之国氏大富》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9-13 14: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齐之国氏大富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凡,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
          (选自《列子·天瑞第一》,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试题】
          1.解释文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1)喻其为盗之言 喻: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逾垣凿室 逾: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生吾禾,殖吾稼 殖: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自宋之齐,请其术 其真无马邪(韩愈《马说》)
          B. 而不喻其为盗之道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张岱《湖心亭看雪》)
          C. 山泽之产育 宋何罪之有?(《孟子·公输》)
          D. 若之盗,私心也 义,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手目所及,亡不探也。
          (2)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4. 如何理解东郭先生所说的“国氏之盗,公道也”?请根据文意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6-9-13 15: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答案】
          1.(1)喻:明白。(2)逾:越过。(3)殖:种植。
          2.D(都是句末语气词,表判断。A.代词,“他的”/副词,表疑问。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C.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3.(1)(他)手能拿到的,眼能看到的,没有不偷的。
          (2)你盗窃这些东西而被判罪,怨(恨)谁呢?
          4.国氏借助自然条件,利用自然资源,劳动致富,(1分)是遵循公正之道的行为。 (2016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翻译】
          齐国的国氏非常富裕,宋国的向氏非常贫穷。向氏从
宋国来到齐国,请教他致富的方法。国氏告诉他说:“我擅长获取外物。我开始获取外物的时候,一年就充足了,两年就富足了,三年就五谷丰饶了。从这以后,我送给别人的财务遍及州闾。”向氏非常高兴。他听明白了国氏国氏获取外物的话,却不理解国氏获取外物的道理,于是翻墙入院,凿洞入室,手能拿到的,眼能看到的,没有不偷的。不长时间,就因盗窃来的赃物被发现而被判罪,先前积蓄的财物也被没收了。
          向氏认为国氏欺骗他,就到国氏那里去埋怨他。国氏说:“你是怎样获取外物的?”向氏说了他的情况。国氏说:“唉!你不理解获取外物的道理竟然错到了这种地步!现在我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吧。天有适合的时令,地有有利的地势。我获取天地的时令和地势,云雨的浇灌和滋润,山峦湖泽的生产和养育,来种植我的庄稼,构建我的房舍。我地上获取飞禽走兽,水里获取鱼鳖虾蟹,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获取的。庄稼、土木、禽兽、鱼鳖,都是上天生产的,哪里是我所拥有的?这样,我获取上天的东西却没有遭受惩罚。金玉等珍宝,谷布等财务,那是别人积攒的东西,哪里是上天给的东西?你盗窃这些东西(它们)而被判罪,怨(恨)谁呢?
          向氏非常迷惑,认为国氏又在欺骗他,就去拜访东郭先生,向他请教。东郭先生说:“国氏获取外物的方法,是遵循公正之道的行为,所以没有遭受惩罚;你获取外物的行为,是出于私心的盗窃行为,所以被判罪受惩。”
       

182_160517144704RaNK2USBhk6kw9iv43.png

182_160517144704RaNK2USBhk6kw9iv43.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7 22:43 , Processed in 0.045599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