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1|回复: 0

初中文言文《曹刿论战》试题及答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10-24 17: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
  ③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
  ④望其旗靡。             (            )
  10.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彼竭我盈,故克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记述的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一次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也是历史散文的经典名篇。
  B. 曹刿虽一介平民,战前主动求见鲁庄公,就”何以战”连连追问鲁庄公,把为百姓办事,得到百姓拥护作为“战”的根本条件,足见他的忧怀国事、深谋远虑、指挥若定。
  C. 鲁庄公虽战前仓促应战,战斗中又想急躁冒进,战后对胜利还有点稀里糊涂,但并非一无是处,如他能坦诚待人,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知错能改等。
  D. 本文写历史上著名的长 勺之战,写法上颇有特点,将重心放在“论战”,略写战争场面。全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12. 长勺之战战前鲁庄公认为“可战”的条件有哪些?弱国要战胜强国,必须具备一些条件,读完本文,你从中总结出要以弱胜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 ①参与   ②见识浅陋   ③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④倒下  (每个1分)
  10. 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依实情判决。(2分,关键词:狱、情)
  ⑵敌人士气丧失殆尽,我方却士气旺盛,所以战胜了敌人。( 2分,关键词:竭、盈)
  11.B. (“战前”曹刿怎么可能“指挥若定”?)
  12. 鲁庄公认为“可战”的理由有三:衣食与近臣分享,祭祀神灵讲诚信,审理案件依实情(3分,每点1分)。以弱胜强的条件: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2分,每点1分,任答2点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7 13:22 , Processed in 0.04533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