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3|回复: 1

2017杭州中考: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12-1 18: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言文阅读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文言文阅读也是有技巧的,杭州爱智康老师帮助孩子们总结初中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本文为初中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对文言文进行翻译时,要遵循三个基本要求,那就是要做到“忠实原文”(信)“表意明确”(达)“简明优美”(雅)。
       
          “忠实原文”就是要做到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不能遗漏,也不能多余,要求字字落实。
       
          “表意明确”就是要做到翻译出来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
       
          “简明优美”就是在翻译文言文时用简明、优美并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表达出来。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式: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易记住词义,可以积累文言词汇,感悟古人写作习惯。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对于初中生来说,只要能做到通畅连贯地用现代汉语如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就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66
发表于 2016-12-1 20: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留”“补”“删”“调”
       
          在文言文中,由于古今词汇量的不同,古人用许多单音节词表达了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的意思,并且古人在写作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也使用了很多特殊句式。因此,对文言文进行翻译,应学会一些翻译的具体方法,这些具体方法可以归纳为“四字法”,即“留”“补”“删”“调”等。
       
          1.留:“留”,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保留下来。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号、日期等;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不必翻译的词,如:山、石、高、远等。
       
          2.补:“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翻译时应把省略成分补充进去,使译文通顺、明确。
       
          例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村里的人)看见渔人,竟然很是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原文中省略了两处主语,翻译时将其补充出来,意思才明确
       
          3.删:“删”,就是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
       
          例如: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核舟记》)这句话中共有八个“为”字,翻译时只需要保留第一个即可,其余省略不翻译,这样反而显得简洁利落。
       
          4.调:“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
       
          当然,以上介绍的翻译文言文的原则和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同学们千万不要片面的去理解,而要综合地运用。在运用中不断体会、总结、归纳。以求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2 22:26 , Processed in 0.04204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