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8|回复: 1

2017年武汉元月调考备考指导——数学篇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7-1-5 15: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市教研室的通知,2017届九年级元月调考的时间安排在2017年1月12日(周四)14:00至16:00考数学,比2016年提早9天,难度系数暂未有确切消息。
       
          2016年元调相比往年变化较大,且这种变化一直延续至四调及中考,那么我们来大致分析一下今年可能的考法。
       
          一、命题形式
       
          从2015年开始,元调将以往沿用的10选6填9解答的形式改为10选6填8解答的形式一直延续至今。
       
          二、选择题部分
       
          总结近四年的元调选择压轴,隐圆最值是考查的重难点和热点,初中阶段考查的知识框架如下:
       
          

104807_586c6267358bd36.png

104807_586c6267358bd36.png

       
          纵观近几年元调及中考的考法,最值问题多集中在隐圆中的线段及线角专题中,对“等线段长构造隐圆”、“定角对定边”这两种考法要熟练掌握并适当训练,而2016年选择压轴在往年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在构造出隐圆的基础上还需要求出点的轨迹长,需要孩子们将轨迹找出后再找出起始点的位置;同时对代数最值也不可掉以轻心,不可认为配方最值只会在二次函数应用题中考查,因为今年四调的几何最值题用代数中的建系法是非常方便快捷的方法。
       
          至于第1至9题,基本上都是送分题,只要基础不错、细心,应该都能做对;但要留心和总结易错点,比如二次项系数含参的方程或函数,从去年武昌区期中及元调的情况看,孩子们容易掉以轻心而出错。
       
          三、填空题部分
       
          第11至15题,应该也是送分题,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的概率问题要小心,不要出现理解错误。
       
          2016年元调第16题是本套试卷最大的亮点,函数综合中的交点问题往年都在第24题考查,其实还是只需要注意过特殊点及与特殊直线相切两种情况,但是2016年放在填空压轴,学生极不适应,学生除了想到此题需要数形结合外,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致,所以预计此题作为坡度题,新颖而不超纲,是一道好题,而且此类题型的考查一直延续到四调及中考;所以此题是我们今年元调需要重点复习及攻克的对象。
       
          四、解答题部分
       
          2015年及2016年元调都考了两道二次函数应用大题,而这类题型作为中档题孩子们平时会因为“一看就会”而忽略对这类题的训练,导致考试这16分拿不全,这类题容易错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格式要求比较严谨;二是列出式子展开再配方极易出错,所以复习时需要注意格式书写及算一步检验一步的技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7-1-5 16: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7至19题,依然是送分题,只需要注意两点:一是答题规范;二是细心、不要出现计算错误。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将圆的综合题放在第19题,题号的前移意味着难度的减小,但是圆作为九上最重要的一个章节,我们不能因为今年考的简单而忽略对圆的复习,因为明年考察的难度谁也不知道。
       
          第23题应该是一道几何旋转大题。九年级的几何学习与八年级还是有些区别的,八年级孩子的几何思想还未建立,需要系统的学习模型,但对于九年级在学习了勾股定理及平行四边形后,综合性更强,比如脚拉脚模型,出题背景可以为手拉手甚至手拉脚,慢慢的我们无法再通过死套模型去解决几何综合大题,所以在我们八年级培养了一定的几何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几何技巧后,慢慢的要转化为从条件入手和分析如何去构造辅助线,除此之外,对于解三角形不仅仅是要会解直角三角形,还要有解非直角三角形知三得三的定性分析的能力。如2015年元调第23题(3)问的本质是考查勾股四边形,但隐藏在圆中,若学生从结论入手,要证明共点的三边成勾股关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绕等腰旋转构造手拉手,如2016年元调23题考查的是旋转经典模型中的逆序脚拉脚模型,只不过将两个等腰直角改为两个定角互补的等腰三角形,第(1)(2)问中线倍长即可解决,第(3)问构造直角三角形常规勾股定理即可解决。
       
          第24题应该考的是二次函数综合题,大致分类如下:
       
          

104838_586c6286b97c736.png

104838_586c6286b97c736.png

       
          2016年元调第24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九大题型中的最常规的三类,问题探究中旋转90°求点坐标,等腰直角三角形构造三垂直即可,问题应用第(1)问求点的轨迹方程,设元消参或者取两个点待定系数法都可解决,第(2)问有90°三垂直相似或者勾股计算都可求出,这都知识点都在学而思为大家总结的二次函数脑图中,只要计算不出问题,都不难拿全分。
       
          最后提醒大家一点,在市统考中不建议用超纲的知识,2016年24题对于用了三垂直相似(九下内容)的孩子,大部分同学能得全分,但有少部分就算结果正确也扣了全分的,这就是考试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改变阅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只能保证自己的解题过程尽可能标准,所以不建议用超纲的方法,如果实在要用,在旁边一定要有补正的过程。
       
          最后,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家长帮论坛上吴峰老师谈到的时间控制帖,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的元调复习有帮助,祝莘莘学子在元调取得满意的成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4 03:27 , Processed in 0.062616 second(s), 15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