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5|回复: 0

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7-2-11 18: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愚公移山阅读训练?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括号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现说话者的不同语气。(4分)?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3.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2分)
       
          4.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少于两个。(4分)?
       
          5.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3分)
       
          参考答案
       
          1.(1)苦于
       
          (2)顽固
       
          2.意思表达符合原意,能准确表达言者的语气即可。
       
          3.嘲讽、怀疑 语言、动作
       
          4.示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
       
          5.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认识,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7 02:03 , Processed in 0.07770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