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1|回复: 1

2017年中考语文阅读答案及练习题:《孙权劝学》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7-2-12 18: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
       
          一、填空题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二、解释下列词语
       
          1、权谓吕蒙曰(对-----说)
       
          2、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权、当道)
       
          3、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事务)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哪里、怎么)(研究)(通耶,语气词)
       
          5、但当涉猎(粗略的阅读)6见往事耳(了解)(指历史)7孰若孤(谁)(像)8蒙乃始就学(于是、就)9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到)10卿今者才略(才干和谋略)11非复吴下阿蒙(不再是)12即更刮目相待(重新)(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认清事物)14肃遂拜蒙母(于是)
       
          三、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反问语气,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表限止语气,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感叹语气,啊
       
          四、解释成语
       
          1、吴下阿蒙:人没有学问,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
       
          2、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五、问答题
       
          1、鲁肃“大惊”与“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什么神态?
       
          答案:表现十分惊奇的神态与情不自禁的赞叹。
       
          2、吕蒙的答话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显示出他怎样的神态?
       
          答案:既显示了他颇为自得的神态,又巧妙地接应了鲁肃的赞叹,表现出一种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事情
       
          答案:孙权劝学与鲁肃与蒙论议后赞叹非复吴下阿蒙两件事。
       
          4、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孙权终于成功地劝吕蒙学习。
       
          5、课文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
       
          答案: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7-2-12 19: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6、孙权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答案:⑴交代吕蒙的身份“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学习的必要性
       
          ⑵用限止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来克服吕蒙畏难的心理
       
          ⑶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指出其可行性。
       
          7、吕蒙读书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表现的?
       
          答案:“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的所见所语来写。
       
          8、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答案:因为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人也在不断的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9、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答案: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10、本文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的?
       
          答案: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使人感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
       
          11、有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它能概括本文的内容,这个成语是:开卷有益
       
          12、文中的“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是孙权入情入理现身说法地劝吕蒙学习,而“蒙乃始就学”说明吕蒙是一个一点就破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鲁肃赞美吕蒙学有成效的话,这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手法。
       
          13、孙权劝吕蒙学习,为吕蒙确定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学习方法是什么?
       
          答案:见往事耳但当涉猎
       
          14、吕蒙由不学到学有所成,这个过程给你什么启发?
       
          答案: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只有学习才能够增长知识与见识。
       
          附:孙权劝学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东吴名将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5 17:35 , Processed in 0.04530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