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1|回复: 0

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问题探究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7-2-16 16: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鱼我所欲也》问题探究-初中九年级语文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3、“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4、“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心”指什么?
       
          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6、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⑵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7、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提示: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由此及彼,由浅人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6 09:10 , Processed in 0.072477 second(s), 13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