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5|回复: 2

2017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丑奴儿》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7-2-22 13: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文学、文化常识:
       
          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与苏轼同为豪放词代表人物,他的豪放词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情感。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2.选自《稼轩长短句》。“丑奴儿”为词牌名,“书博山道中壁”为题目。(以下内容作为了解即可)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二、重要注释:
       
          1.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2.层楼:高楼。
       
          3.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4.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强:勉强地,硬要。
       
          5.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6.欲说还休:想说而终于没有说。
       
          7.却道天凉好个秋: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98
发表于 2017-2-22 14: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重要语句理解及主旨:
       
          1.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年轻时登高远眺,气壮如山,不知愁苦。
       
          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指其涉世未深。
       
          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前一个“爱上层楼”,指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构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于是故作深沉,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来作诗。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从而将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2.词的下片,作者着重写而今历经艰辛,饱尝忧患,满腹抑郁、深沉的愁苦。
       
          “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概括了词人半生艰难辛酸的经历,是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转折点。
       
          作者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前一个“欲说还休”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曾经年少轻狂,故作深沉,如今愁到极点却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作者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洒脱,实则内心沉重,充分表达了作者“愁”之深沉博大。
       
          3.辛弃疾的这首词,以“愁”字贯穿全篇,通过“少年”和“而今”,无愁和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
       
          四、习题:
       
          【第一组】
       
          1.词中“强说愁”的意思是(2分)
       
          2.下列对这首词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丑奴儿”是词的标题,“书博山道中壁”是这首词的副标题。
       
          B.这首词以“愁”字贯穿全篇,着重表现了作者思想成熟的心路历程。
       
          C.词的上片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核心,回忆了年少时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
       
          D.词的下片表现“而今识尽愁滋味”,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的深沉和悲愤。
       
          (答案:1.无愁而勉强说愁2.D分析:A错在“丑奴儿”应是词牌名,“书博山道中壁”是这首词的题目;B错在“着重表现了作者思想成熟的心路历程”,应是“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C应是回忆了年少时不知愁而强说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26
发表于 2017-2-22 15: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组】
       
          1.词中“欲说还休”的意思是(2分)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上片中第一个“爱上层楼”,与上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
       
          B.上片中第二个“爱上层楼”,与下句构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
       
          C.下片中第一个“欲说还休”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
       
          D.下片中第二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的“天凉好个秋”,表现作者积极乐观,将愁绪寄予自然景色之中的豁达。
       
          (答案:1.想说而最终没有说2.D分析:这里的“欲说还休”表面轻脱,实则沉重,充分表现达了作者“愁”之深沉博大。)
       
          【第三组】
       
          1.这首词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我们还学过他的一首词是(2分)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上片写少时无愁“强说愁”,描绘出词人少年涉世未深,纯真无知故作深沉的情态。
       
          B.下片写出词人历经沧桑,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显示了词人深沉的愁苦。
       
          C.全词以“愁”字贯穿,上片的“愁”与下片的“愁”在内涵、程度、意境上是相同的。
       
          D.全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
       
          (答案: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2.C分析:此词上下片里的“愁”含义是完全不同的。上片是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欲说还休”的是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下片的“愁”内涵更丰富、程度更深、意境更深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5-3 20:46 , Processed in 0.068997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