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5|回复: 0

中考语文诗歌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7-3-7 21: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典诗歌阅读:
  (一)诗歌内容
  1、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和分别后的思念或是对远行友人的劝勉。
  2、咏史诗:凭吊古代的人和事,对人,表达缅怀之情;对事,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以借古讽今。
  3、边塞诗:建功立业或厌战思乡;大多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也有表现诗人杀敌报国的豪情。
  4、咏物诗: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表现作者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5、闺怨诗:对远行人的怀念或对战争的不满。
  (二)诗歌形象
  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
  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爱惜人才的形象如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5、儿女情长的形象如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
  6、忧郁愁苦的形象如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
  7、渴望建功立业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既渴望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形象如范仲淹的"燕然未勒归无计"
  ……
  (三)诗歌情感:惜别之情、思乡之情、怀古之情、讽喻之情、报国之情、咏景之情、恋友之情。
  (四)诗歌语言
  1、平实质朴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2、含蓄隽永诗歌最富有灵气,"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
  3、清新雅致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4、形象生动或诗画结合,或有形有声有色,或气势雄伟,或境界开阔。
  5、绚丽飘逸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如李白的诗。
  (五)诗歌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既包括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也包括白描、渲染、想象、象征、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情理相应、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各种表现手法,还指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之处。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远近高低不同角度的描写等;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特点:先景后情、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首尾照应,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主要的修辞手法:对偶、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衬托等。
  4、写作技巧:赋比兴、象征、用典、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3、
  (六)艺术风格:
  1、不同风格的不同特征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预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4 14:48 , Processed in 0.05897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