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4|回复: 0

中考语文考试答题规律分析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7-3-7 21: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开头的作用
       
          1.交代事情的起因、地点、时间,引出下文;2.设置悬念,总结全文,首尾呼应;
       
          3.统领全文,点明中心;4.奠定感情基调,渲染气氛
       
          二、结尾的作用
       
          1.总结全文,揭示事件意义,点明中心;2.照应开头;3.抒发感情;
       
          4.首尾个别语句重复,起强调作用,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三、景物描写
       
          1.与上文相呼应,为下文做铺垫;2.反衬事物的某种特点;衬托心情,反衬中心,反衬作者的思想感情;3.对某种事物周边的事物进行描写,深化和拓展文章的中心
       
          四、人物描写的作用:1.衬托人物的心情及品质;2.使人物更加生动、形象化
       
          五、埋下伏笔的作用
       
          1.说明原因,使文章更加清晰;2.推动情节的发展;
       
          3.与下文相呼应;4.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六、人称转换的作用
       
          从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二人称,更加亲切,进一步拉近与某人、某事或某物的距离,使自己对他们的珍惜、敬佩、思念、崇敬等之情更加深挚和真切。
       
          七、语序、记叙事例顺序的互换
       
          1.是否存在上下文呼应关系;2.是否符合客观的规律;
       
          3.是否层层递进或拓展,体现事物的发展过程;4.是否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例:
       
          八、写作顺序
       
          1.顺叙:使文章条理井然有序,使读者看了一目了然;
       
          2.倒叙:开头先“文”夺人,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留下想像的空间,引起读者的无尽遐思;
       
          3.插叙:使情节紧凑;使人眼前一亮,焕然一新,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两个或两个以上资料互插叙式:更好地突出主要描述对象的特征,使他的特点被读者给予肯定,更具有说服力。
       
          九、插说:1.拉近距离,让人倍感亲切;2.引导人们,引入特定情境。
       
          十、语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1.总结全文;2.引起下文;3.承上启下;4.前后照应;
       
          5.推动情节发展或作铺垫;6.埋下伏笔(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十一、开头结尾是否重复
       
          规律:这类问题,答案通常是否定的,主要求是原因。原因就是这两句话(开头与结尾)这样写的特点,通常是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等;再写上作者写的用意。可以这样回答:开头结尾不重复,因为这样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强调了什么事物的什么品质或作用等。
       
          十二、一个词或一句话反复出现的作用:1.贯穿全文,强调……2.加强语气表现作者感情
       
          十三、夸张的作用:1.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某种感情;2.突出事物的特点
       
          十四、对比的作用:1.反衬事物特点;2.突出中心
       
          十五、贬词褒用:1.形象写出事物的特点;2.使文章富有情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22 09:04 , Processed in 0.06003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