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6|回复: 0

九年级语文下册《我用残损的手掌》写作特色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7-3-17 17: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用残损的手掌》写作特色-初中九年级语文
       
          1、巧用对比,突出情感:
       
          前半部分,是作者想像着用手掌触摸地图上的沦陷区,这里只有“灰烬”“血和泥”,一片凄凉景象。风景如画的“家乡”,如今被侵略者强占,作者在诗句中流露出忧愤。诗人的情绪还投射到更多的对应物上,长白山雪峰的“冷”,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水田里生长的“蓬蒿”,岭南憔悴的“荔枝花”,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都是多种感觉器官对国土现状的感受,也是对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的暗示。这里作者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加重了情绪的渲染。
       
          后半部分,作者抚摸到了解放区那“辽远的一角”,情绪陡然一变,因为那里“温暖”“明朗”蓬勃生春”。前后两部分一对比,诗人的情感倾向更加突出。
       
          从感情色彩上说,前半部分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后半部分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前后两部分形成明显的对比。
       
          这首诗前后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表现出他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
       
          2、押韵方式,灵活多变
       
          这首诗有着较为特别的押韵方式。有时是四行诗句押一个韵,有时是两行诗句押一个韵。例如从第五行开始,押韵的韵脚依次是“乡──幛──芳──凉”“骨──出”“草──蒿”“悴──水”“山──暗”“抚──乳”“掌──望”“活──国”这样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点击查看: 58ac06977cf7632.shtml (58.48 KB, 下载次数: 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6 14:47 , Processed in 0.072786 second(s), 1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